开篇先问个扎心的问题——为啥同行网站看着炫酷,客户却总说找不到想要的案例?去年上海某影视公司花十万做的网站,客户问的最多的是"你们拍过食品广告吗",而他们的作品集首页全是汽车案例。今天咱们就扒开行业遮羞布,聊聊广告人建站必须躲开的深坑。
误区一:把官网当作品集
见过最离谱的操作:某动画公司把网站做成了3D画廊,用户得用WASD键操控小人走来走去才能看案例。广告公司网站的核心任务是帮客户快速验证实力,不是办线上艺术展。
你猜4A公司怎么玩?他们的网站都有三个致命细节:
- 首屏大字写明细分领域(比如"专注美妆类短视频制作")
- 案例库支持按行业/时长/预算筛选(别让客户玩猜谜游戏)
- 每个作品旁边标注服务清单(策划/拍摄/后期全流程拆分)
杭州某小微团队就聪明——他们把火锅店案例单独建了个专题页,里面包含脚本手稿、拍摄花絮、投放数据,客户看完直接签了年框协议。
误区二:技术参数成隐形杀手
广州某特效公司踩过的雷:客户打开他们8K超清样片,结果:
- 移动端加载要32秒(客户早就关页面了)
- 文件自动转码成720P(细节全糊了)
- 没有下载按钮(客户想转发给老板看都不行)
必须死磕的4个技术点:
- 视频用HLS流媒体分片(加载5秒就能看)
- 提供画质选择器(4K/1080P/720P自主切换)
- 后台预设转码模板(竖版视频自动适配手机)
- 添加水印下载功能(防止盗用又能二次传播)
北京某广告公司去年升级网站后,客户观看完整案例的比率从18%飙升到67%,秘诀就是加了进度条缩略图预览功能。
误区三:报价体系做成密室逃脱
某公司官网写着"欢迎咨询",客户点开发现:
- 只有400电话没在线表单
- 报价流程要填10页问卷
- 联系按钮藏在页脚小字里
正确的报价引导应该像自动扶梯:
- 首屏放快速估价器(输入视频类型+时长出区间报价)
- 案例页嵌入即时聊天(正在看餐饮案例就弹出餐饮顾问)
- 每个环节设置进度追踪(让客户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)
深圳某公司的骚操作值得学——他们在3D建模案例里加了"成本解剖室",把建模师工时、渲染农场费用、版权音乐采购价全透明化,反而让客户觉得专业可靠。
烧钱功能与实用功能对照表
烧钱陷阱 | 性价比方案 | 效果对比 |
---|---|---|
VR虚拟影棚 | 绿幕拍摄花絮实拍 | 客户更信真实过程 |
AI智能报价 | 人工预设阶梯价目表 | 减少80%无效咨询 |
全站多语言 | 重点案例配中英字幕 | 节省3万翻译费 |
客户评价轮播 | 精选3个完整合作故事 | 转化率提升更明显 |
成都某团队吃过亏——花大价钱做的客户评价弹幕功能,结果全是水军刷的"666",后来换成深度访谈视频,询盘质量直接上档次。
未来三年的保命符
现在聪明公司都在搞这些新玩法:
- 数据驾驶舱:实时展示视频完播率、转化率等投放数据
- AI方案生成器:输入产品图自动输出创意脚本大纲
- 云端审片系统:客户可以直接在时间轴上批注修改
- 数字资产管理:把多年积累的素材做成付费资源库
最让我服气的是广州某直播公司的操作——他们把过往的直播间背景模板做成在线编辑器,客户自己搭配元素生成方案,这功能让客单价涨了3倍不止。
要我说,广告公司建站就跟拍广告一样——别老想着拿奖,关键要让客户看懂。那些酷炫的粒子特效,真不如把服务流程讲明白来得实在。记住,客户找的是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,不是电影节评委,能把"我们擅长什么、做过什么、怎么收费"这三件事说清楚,比啥黑科技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