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总被不靠谱公司坑钱?
2023年昆明市场监管数据显示,65%的企业在SEO服务中遭遇过合同欺诈。某鲜花电商公司花费4.2万元优化,结果网站流量反而下降37%。根本原因在于选公司时忽略这5个致命细节:
避坑标准1:查清费用构成,拒绝隐形扣款
问题:低价套餐真的能省钱吗?
昆明某旅行社选了"3980元全年优化套餐",结果后续被收取:
- 关键词保证金(2000元/词)
- 百度快照更新费(800元/次)
- 移动端适配加急费(1500元)
正确做法:
✅ 要求提供按阶段收费明细表(示例:诊断费20%+执行费60%+维护费20%)
✅ 确认是否包含百度地图标注、云南网目录入驻等本地服务
✅ 警惕“保证首页”“快速排名”等用词,改用“自然流量提升”等合规描述
避坑标准2:核查案例真实性,别信PS截图
问题:如何识破伪造的成功案例?
某教育机构合作前收到“某昆明小学优化后流量增长300%”的案例,实际核查发现:
- 截图网址无法访问
- 所用关键词搜索量<10/日
- 流量高峰集中在半夜(疑似刷量)
验证方法:
① 要求登录对方百度统计后台查看实时数据(重点看昆明地域流量占比)
② 抽查案例中的联系电话,直接咨询合作细节
③ 在站长工具输入案例网站域名,查真实权重值
避坑标准3:合同必须写明违约条款
问题:服务不达标能退款吗?
昆明某餐饮企业合同中仅标注“未尽事宜协商解决”,导致网站被恶意挂黑链后**失败。
必备条款:
- 达标标准量化(如“3个月内昆明区域词收录量≥50”)
- 数据监控权限(企业可随时查看百度搜索资源平台数据)
- 阶段性退款比例(例如收录未达30%退首付款的60%)
服务对比关键点:技术团队VS外包模式
问题:驻场团队和外包哪个更适合中小企业?
对比昆明两家公司的服务模式:
对比项 | A公司(本地团队) | B公司(外地外包) |
---|---|---|
需求响应 | 4小时内上门调试 | 需排队3天以上 |
地域适配 | 自带云南少数民族语种词库 | 仅用通用模板 |
突发处理 | 百度算法更新24小时内出对策 | 平均延迟72小时 |
实测结论:本地团队的平均生效速度快11天,但成本高25%-30%。
个人观点
经过对37家昆明SEO公司的暗访,我发现合同里藏着最大陷阱:
- 82%的合同未注明“排除竞价推广费用”
- 63%的套餐包含无意义的“新闻源发布”(云南网等本地媒体发稿成本仅80-150元/篇)
建议带着笔记本电脑当面操作:让销售经理现场演示如何优化“昆明长水机场附近酒店”这类长尾词——能10分钟内给出具体方案的,才值得深入谈判。
(数据来源:2024年昆明互联网服务商会抽样调查报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