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首年9元的域名续费要99元?
上个月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哭诉,在某平台抢注的".com"域名,第二年续费时价格翻了11倍。行业潜规则是注册商通过低价吸引用户,在隐私保护和DNS解析等服务上埋雷。
比价窍门:
- 查ICANN公示价:在https://www.icann.org/resources/pages/registries/registries-agreements-list 确认域名的官方***
- 看续费周期:选择支持10年期锁价续费的平台(如Namecheap)
- 防捆绑套路:注册时取消勾选"自动开通WHOIS隐私保护"(可后补)
个人博客和企业官网选注册商有何不同?
去年某科技公司用GoDaddy注册后,因服务器在亚洲导致国内访问延迟超800ms。选型核心指标要看业务场景:
需求类型 | 推荐平台 | 核心优势 |
---|---|---|
个人创作 | Namecheap | 免费WHOIS隐私保护 |
企业官网 | 阿里云万网 | 备案系统直连管局 |
跨境电商 | Cloudflare | 内置全球CDN加速 |
小众域名.tk/.icu能放心注册吗?
有个做独立站的用户贪便宜注册".icu"域名,半年后被搜索引擎降权。风险预警:
- 搜索引擎歧视:部分新顶级域被谷歌标记为"低质量站点聚集区"
- 注册局不稳定:像.free/.gq等免费域名可能突然停止服务
- 品牌认知障碍:用户容易记错".shop"和".store"导致流量流失
安全之选:坚持使用".com"或国别域名(如.cn/.de)
现在打开你正在使用的域名控制台,检查注册商是否提供转移解锁码(Authorization Code)——这个代码相当于域名的"身份证",没有它的平台建议立刻更换。记住:宁可多花20%注册费,也要选能自由转出的服务商,这关系到你对域名的实际控制权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