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倒霉事?公司刚融到A轮,结果创始人突然失联,连官网域名都找不回来了!去年深圳某AI初创公司就栽在这坑里,幸亏他们签了规范的托管协议,硬是从前合伙人手里抢回了"AI机器人.com"这个价值百万的域名!
场景一:创业团队的生死契
杭州的王总去年搞了个跨境电商项目,三个人合伙注册了"跨境优选.com"。他们这样操作:
- 三方共管:设置必须2人同时授权才能转移域名
- 触发条款:约定融资到账后自动转入公司名下
- 退出机制:合伙人退股需按市价回购域名份额
上个月团队闹分家时,正是这份协议阻止了域名被恶意转移。王总现在逢人就夸:"这协议比婚前财产公证还重要!"
场景二:品牌收购的保险箱
广州某服装集团收购"国潮.com"时玩了手绝的:
- 分期付款:30%首付款到账后先移交使用权
- 质押公证:域名过户前需在知识产权局备案
- 违约条款:卖家若反悔需赔偿三年流量损失
结果原持有者想坐地起价时,看到协议里500万违约金条款立马怂了!
场景三:网红博主的防背刺指南
千万粉丝的美妆博主"小美"吃过暗亏后,现在这样管理"小美.com":
- 权限分离:助理只能修改DNS不能转移
- 操作留痕:每次修改需短信验证+邮件确认
- 自动续费:绑定对公账户避免忘记续期
去年她前男友试图盗卖域名报复,系统自动触发异地登录警报,及时保住了这个年赚百万的IP!
托管协议避坑对照表
选服务商时务必对比这些条款:
条款类型 | 优质协议 | 坑人套路 |
---|---|---|
转移权限 | 需多因素认证 | 单密码即可操作 |
**处理 | 约定仲裁机构 | 按服务商注册地法律 |
数据归属 | 明确流量数据所有权 | 模糊表述归平台所有 |
续费提醒 | 三次提醒+人工致电 | 仅邮件通知 |
重点提醒:某大厂协议藏着"连续三年使用自动归属平台"的霸王条款!
个人血泪经验
在域名圈混了十年,总结出三条铁律:
- 绝不口头约定:当年因没签协议痛失"外卖.com"
- **定期更新:每轮融资后都要重新签署
- 分散托管:主域名+防御性域名分开放
最后爆个猛料:某知名电商的备用域名"xx备用.com"去年被黑客攻破,幸亏主域名有银行级托管协议才免遭劫持!记住啊,好协议比保险柜更靠谱!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