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景一:刚租,发现品牌名被注册成****
去年我有个朋友老张,开了家"鹿鸣茶饮",兴冲冲准备注册luming.com时,发现这个域名指向的居然是成人用品页面。更崩溃的是,对方开口就要50万转让费——这就是典型的商标域名被恶意抢注。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,2023年域名抢注**案中,餐饮行业占比高达37%,成了重灾区。
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:
- 在工商核名前,先到「中国商标网」查商标
- 立即注册「品牌名+.com/.cn」组合
- 顺手把.net和中文域名也拿下
杭州的"茶颜悦色"就吃过这个亏,后来他们一口气注册了chayan、chayanyuese等48个相关域名,现在官网用的是chayanyuese.com,反而成了品牌特色。
场景二:产品卖爆了,山寨店用相似域名抢生意
深圳有个做蓝牙耳机的创业团队,原本用tinysound.com卖得不错。结果突然冒出个tinysoundvip.com的网站,产品包装和他们有九成相似。经侦支队后来查到,这个山寨网站两个月就卷走了200多万销售额。
这里教大家三个防伪绝招:
- 注册「品牌名+city」类域名(如tinysound-sz.com)
- 购买常见拼写错误域名(比如tinysoud.com)
- 在官网醒目位置贴域名备案信息
小米的做法更绝,他们注册了xiaomi、mi、millet等中英文变体共计367个域名,连"小米新品"这种词组都不放过,直接断了山寨厂的后路。
场景三:准备上市了,突然收到域名仲裁通知书
2022年某智能家居公司冲刺IPO时,被曝出核心域名**art-home.cn是三年前从个人手中买的。因为没有原始转让协议,这个域名差点让公司估值缩水3个亿。现在稍微正规点的公司,域名管理都得遵循这三个规矩:
- 用公司主体注册域名,别用员工个人账号
- 保留所有续费记录和转让凭证
- 每季度做一次域名WHOIS信息核查
华为在这块堪称教科书,他们的「花瓣搜索」域名petalsearch.com,早在项目启动前3年就完成注册,连pétalsearch.com这种带法语调的变体都提前布局了。
个人叨叨
搞了十几年互联网,见过太多公司倒在域名问题上。说句掏心窝的话:商标域名不是技术问题,是老板的战略眼光问题。现在新顶级域名层出不穷,除了传统的.com,建议把.shop、.vip这些也纳入保护范围。
最近帮客户做域名审计时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那些活得久的公司,域名注册时间都比商标申请早半年以上。这或许印证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真理——线上阵地,永远要比线下门店先占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