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我说,想给网站安个家,结果发现域名市场比菜市场还热闹?上个月帮客户买域名,愣是在30多个平台里挑花了眼。今儿就把这选域名的门道掰开了揉碎了讲,保准你看完能省下80%的冤枉钱!
一、国内三巨头怎么选?
阿里云就像域名界的淘宝,备案一条龙服务做得贼溜。去年双十一.com域名首年23块,续费69,比日常价省了顿火锅钱。特别适合要搞微信小程序的企业,毕竟跟腾讯系产品对接方便。
腾讯云玩的是生态圈,买域名送企业邮箱是常规操作。他们家有个隐藏福利——微信扫码登录管理后台,对手机党特别友好。但要注意,.cn域名必须实名认证,个人用户得准备好身份证正反面。
西部数码堪称价格屠夫,新用户首年.com经常干到9.9。不过得盯紧续费价,去年有个客户没注意,第二年续费直接涨到89。适合预算紧张的个人站长,但企业用户建议还是选前两家。
阿里云 | 腾讯云 | 西部数码 | |
---|---|---|---|
首年价(.com) | 68→活动价23 | 75→活动价25 | 常规价59→活动价9.9 |
备案速度 | 平均5个工作日 | 7个工作日 | 需自行备案 |
隐藏技能 | 送云解析DNS | 送企业邮箱 | 老域名抢注 |
二、国际大厂哪家强?
GoDaddy就像域名界的麦当劳,全球3000多万用户不是吹的。首年.com标价12美元,但结账时各种附加服务弹窗,新手容易中招。去年帮外贸公司买域名,愣是被推销了SSL证书+企业邮箱套餐,多花了50刀。
Namecheap这名字起得实在,.com首年8.88刀还送隐私保护。他们家搜索功能有个神器——域名生成器,输入关键词能自动推荐可用域名。不过支付方式只支持信用卡/PayPal,对国内用户不太友好。
Cloudflare最近杀疯了,直接按***卖域名,.com首年9.15刀续费同价。但有个致命伤——必须用他家DNS解析,想转移域名得先搬家。适合技术流玩家,小白建议绕道。
三、二手市场能捡漏?
去年有个做母婴的客户,花2000块淘到个2015年注册的"mumlove.com",外链权重居然有DA35。但二手域名水太深,得备好三件套:
- Archive.org查历史快看有没有做过菠菜网站
- Ahrefs查外链质量,垃圾链接超30%的直接pass
- Whois历史看转手次数,三年换五次主的别碰
有个血泪教训:某公司买了二手域名做官网,结果百度收录时连带前主人的涉黄记录一起抓取,品牌形象直接崩---
四、避坑指南要牢记
Q:备案到底多重要?
A:国内服务器必须备,香港/美国服务器可免。但实测显示,备案域名百度收录快3倍,特别是企业站,不备案约等于自断双腿。
Q:.com和.cn选哪个?
A:外贸选.com,国内用户选.cn。有个冷知识——政府事业单位只能用.gov.cn,去年某民办学校注册.edu.cn直接被工信部约谈。
Q:怎么防止被割韭菜?
- 比价时一定要查续费价,很多平台首年和续费能差5倍
- 警惕"**促销"的溢价域名,.vip/.shop这些后缀续费贵到肉疼
- 重要域名建议一次买10年,既防涨价又防忘记续费
小编说点大实话
在这行混了七年,见过最离谱的操作是某老板同时注册了.com/.net/.cn/.com.cn四个后缀,结果续费时发现年费超预算直接放弃两个。送新手三句保命箴言:
- 企业用户优先选阿里云/腾讯云,贵点但省心
- 个人玩家西部数码+Cloudflare组合性价比最高
- 外贸公司Namecheap+隐私保护是标配
下次看到"首年1元"的广告,先查三年总成本再下手——域名这玩意就像养宠物,买回来才是开始,续费才是大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