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区域名骗局防骗指南:三招识破割韭菜套路

速达网络 域名知识 3

"老哥,您这公司要进军东南亚市场?赶紧注册.sg域名,政府特批资源,晚了就被抢光啦!"上周朋友接到这么个电话,差点把公司半年预算砸进去。今儿咱就扒一扒​​卖区域名骗局​​的底裤,保你看完能笑着看骗子表演!


一、揭开画皮:这些"区域域名"到底是啥?

卖区域名骗局防骗指南:三招识破割韭菜套路-第1张图片

(是什么/为什么)
​正经区域域名:​

  • 国家代码:.cn(中国)、.jp(日本)
  • 地区代码:.bj(北京)、.hk(香港)
  • 国际组织:.eu(欧盟)、.asia(亚太)

​骗子最爱伪造的:​

  1. 虚构后缀:.china、.shanghai(根本不存在)
  2. 山寨变体:.com.cn冒充.com
  3. 自创概念:"一带一路专属域名.onr"

​真实案例:​
2023年某企业花80万购买".digital"域名,以为是"数字经济专属",结果发现就是个普通国际后缀,跟.com没啥区别。这学费交得,够买辆特斯拉了!


二、骗术大赏:他们是怎么忽悠你的?

(怎么做/哪里找)

▍话术1:"政府背书+****"

  • 伪造红头文件:"工信部特批资源"
  • 谎称"仅剩3个
  • 出示假授权证书

​破解方法:​
登录工信部官网→域名管理→公示系统,一查便知真伪。去年有骗子冒充".大湾区"域名代理,结果在官网根本查不到注册信息。


▍话术2:"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"

  • 展示虚假交易记录:"某客户50万买入,转手卖200万"
  • 承诺回购:"三年后公司原价收回"
  • 伪造拍卖网站:"当前竞价已超百万"

​行业真相:​
2023年域名交易市场报告显示,​​95%的国别域名年交易量不足10笔​​,流通性比十八线小县城二手房还差。


▍话术3:"不注册就侵权"

  • 恐吓信:"监测到贵司商标已被抢注"
  • 虚假律师函:"限期购买否则**"
  • 伪造仲裁文书

​应对绝招:​
立即登录中国商标网查询,正规律师会通过官方渠道联系。某服装品牌被吓唬买style"域名,后来发现压根没人抢注。


三、救命锦囊:中招了怎么办?

(如果不/会怎样)

▍状况刚交钱发现是骗局

​三步止损法:​

  1. 立即联系支付平台申诉
  2. 收集聊天记录/通话录音
  3. 向网信办12377举报

​成功案例:​
2024年杭州某公司半小时内冻结被骗款项,骗子账户被查封后主动退款求饶。


▍状况2:域名已被转移

​补救措施:​

  1. 联系注册商提交争议申请
  2. 准备商标注册证明
  3. 向ICANN投诉

某科技公司通过ICANN仲裁,成功追回被转至海外的".ai"域名,全程没请律师。


▍状况3:骗子玩消失

​终极武器:​

  1. 整理全套证据链
  2. 向公安机关报案
  3. 联系媒体曝光

2023年广东警方打掉一个冒充".大湾区"域名代理的团伙,追回赃款超2000万。


个人观点时间

在域名行业摸爬滚打十年,见过太多人交智商税。分享三条保命经验:

  1. ​所有催单都是套路​
    真正的好域名从来不需要推销,就像深圳湾的房子不需要中介举牌。遇到限时抢购,直接拉黑最省心。

  2. ​查证比砍价重要​
    花半小时查工信部备案、WHOIS信息、商标注册,比砍下10%价格有用100倍。某老板省了8000块注册费,结果赔进去80万品牌损失费。

  3. ​投资不如自用实在​
    除非你是蔡文胜,普通人囤域名还不如买基金。2023年统计显示,个人投资者域名交易​​亏损率高达89%​​,比A股还**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天上不会掉馅饼,地上处处是陷阱。捂住钱包多查证,骗子见了你都绕道走!

标签: 韭菜 套路 识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