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上个月把公司转让给合伙人,结果今天发现官网突然打不开——原来域名还在他个人名下没过户!这事儿就跟买房不过户一样,房本上还是原户主的名字,你说闹心不闹心?别慌,今儿咱就用三个真实案例,手把手教你玩转域名过户。
场景一:创业团队分家怎么分域名
上周刚处理了个血淋淋的案例:A轮融资后两个创始人闹掰,共有的edu123.com域名卡在原公司账户里。重点来了,这种情况必须同时准备:
- 新旧营业执照扫描件(要带公章)
- 工商局出具的变更证明
- 双方签字的域名转移协议(建议找律所模板)
记得上个月帮"知了编程"团队处理过户时,他们漏了第2项材料,结果在阿里云卡了整整两周。重要提示:现在腾讯云支持视频核验,法人对着镜头念验证码就能完成身份确认,比跑公证处省事多了。
场景二:二手交易平台买域名防骗指南
我表弟去年在某鱼花8000块买的游戏域名,结果卖家玩消失不过户。这里教大家个绝招:交易时一定要走平台的"域名push"功能,就像淘宝确认收货一样,钱进担保账户,域名到账再放款。
这里给大家列个安全交易清单:
- ✅ 要求卖家提供whois信息截图
- ✅ 核对注册商是否支持push功能
- ✅ 提前测试域名解析是否正常
- ❌ 拒绝微信直接转账
- ❌ 警惕价格低于市场价30%的域名
上个月有个客户就是没做信息核对,买了个被仲裁中的域名,刚过户就被原主申诉回去了,2万块直接打水漂。
场景三:跨国企业并购怎么过户
去年协助某跨境电商处理品牌域名转移,从GoDaddy美国账户转到国内服务商,整个过程跟闯关似的:时差+语言障碍+安全验证三重暴击。这里分享个通关秘籍:
- 提前开通国际通话套餐(客服电话可能在美国凌晨)
- 准备英文版营业执照公证件
- 关闭域名隐私保护功能(否则收不到转移码)
当时他们卡在转移码接收环节,因为域名开启了隐私保护,最后是通过注册邮箱的自动转发功能解决的。划重点:跨国过户最好选北京时间的上午9点操作,正好对应美国西部时间下午5点。
说点行业大实话
干了八年域名服务,见过太多因为不懂行规吃哑巴亏的。最近发现个神器:阿里云的"一键过户"功能,能自动生成全套材料模板。不过要提醒各位,.cn域名过户必须要有营业执照副本,个人用户可玩不转这个。
最后送大家四句保命口诀:"工商变更要同步,交易走好担保路,跨国转移看时区,材料宁多勿少补"。记住了啊,域名这玩意儿就跟房产证似的,不过户永远不算真正到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