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?上次我朋友开奶茶店,在抖音发了个宣传链接"xxtea.com",结果大爷大妈们死活打不开,最后发现是因为他们把"tea"输成了"team"。哎,这时候要是有个"喜茶.网址"该多好。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中文域名到底有没有必要搞。
一、中文域名到底是什么鬼?
很多人以为中文域名就是把公司名翻译成英文注册,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真正的中文域名是能用汉字直接当网址的,比如"腾讯.公司"或者"海底捞.餐厅"。
我隔壁王哥开的装修公司就吃过亏。他最开始注册的是"wanggezhuangshi.com",结果客户总记成"wanggezhangshi",后来换成"王哥装修.网址",咨询电话直接涨了3倍。
三大常见误解:
- 中文域名只能在中文系统用(其实全球通用)
- 必须搭配英文域名使用(可以单独使用)
- 所有浏览器都支持(IE6这种老古董确实打不开)
二、这玩意到底有啥实际用处?
去年有个做老年鞋的老板跟我说,他们客户60%都是55岁以上人群。自从把宣**上的网址改成"健步鞋.商城",线下门店的客流量直接翻番。最实在的好处就三个:
- 防输错:像"银行.中国"比"bank.com"少87%的输入错误
- 防钓鱼:山寨网站很难模仿"工商银行.网址"这种官方标识
- 好记忆:某奶茶品牌实测,中文域名传播效率比英文高2.3倍
不过要注意,不是所有中文后缀都靠谱。目前主流就这几个:
后缀类型 | 适合场景 | 年费参考 |
---|---|---|
.公司 | 企业官网 | 280元 |
.网址 | 综合型网站 | 320元 |
.商城 | 电商平台 | 580元 |
.餐厅 | 餐饮行业 | 已停止注册 |
三、注册时有哪些坑要躲?
我表弟去年注册"小李烧烤.餐厅",结果今年续费时发现后缀被注销了,只能重新买"小李烧烤.美食"。这里边三大血泪教训得记牢:
- 选错注册商:有些小平台第一年收费80块,第二年续费直接涨到800
- 忽略兼容性:部分安卓手机自带浏览器至今无法识别中文域名
- 忘记备案:中文域名也要走ICP备案流程,和英文域名没区别
有个取巧的办法是中英捆绑注册。比如同时拿下"品牌.网址"和"brand.com",在服务器上设置自动跳转。这样既照顾老年客户,又不丢年轻用户。
四、现在注册还来得及吗?
前两天跟做域名投资的老张喝酒,他说现在".公司"这类通用词基本被抢光了,但行业细分后缀还有机会。比如:
- 教育培训机构抢注".网课"
- 律师事务所争".律师"
- 医疗机构囤".医院"
不过要注意,不是所有中文后缀都开放注册。比如".政府"、".政务"不向民间开放。有个取巧的办法是关注CNNIC每年发布的《新增中文顶级域名单》,去年新增的".游戏"后缀,今年已经有公司用它做电竞平台了。
从我这些年观察来看,中小微企业最适合注册".网址"后缀。价格适中,认知度高,而且支持微信直接跳转。要是预算充足,建议公司"和".集团"一起拿下。最后提醒各位老板,千万别贪便宜找个人代注册,去年有家公司因此丢了价值百万的域名,打官司都找不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