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刚入门的小白被"35元注册.com域名"的广告晃花了眼?这价格比奶茶还便宜,到底靠不靠谱?去年我表妹贪便宜买了个35元的域名,结果续费时傻眼了——第二年直接涨到85!今天咱们就扒开这层糖衣,看看里头的门道!
一、35元买域名是捡漏还是踩坑?
先说个大实话:这价格确实存在,但得看准时机和玩法。就像超市打折,限时特价和临期商品能一样吗?
价格类型 | 能买到啥 | 隐藏条款 |
---|---|---|
首年促销价 | .com/.cn等主流后缀 | 续费价格通常翻倍 |
长期优惠价 | .xyz/.top等冷门后缀 | 需一次性买3年以上 |
新手专享价 | 特定平台新用户资格 | 老用户与狗不得参与 |
举个真实案例:阿里云今年3月大促,.com首年确实35元,但第二年续费直接跳到75。这就跟健身房办卡一个套路——低价引客,续费宰客!
二、手把手教你薅羊毛
准备工具:身份证、手机号、能付钱的支付宝
五步捡漏**(以腾讯云为例):
- 注册新账号(千万别用老账号!)
- 搜索"域名注册"进活动页
- 筛选带"首年"标签的.com/.cn
- 选1年购买(千万别手滑买多年!)
- 付款后立即关闭自动续费
上个月帮朋友抢到"flower35.com",首年35第二年转出到国外平台续费才55。这波操作相当于白嫖一年域名,香不香?
三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隐私保护刺客
有个做自媒体的兄弟,图便宜没买隐私保护,结果每天接20个推销电话。这服务就跟快递保价似的——平时觉得没用,出事才知重要!备案连环套
.cn域名35元是便宜,但备案要拍照+填表+等20天。这就跟你买特价房却要交天价物业费一个道理!后缀文字游戏
注意区分".com"和".com.cn"!去年有人花35买了"taobao.com.cn",还以为捡到宝,结果根本用不了。
小编观点
混迹域名圈十年,见过太多小白被35元晃点。说句掏心窝的话:域名不是快消品,得看十年成本!
给新手的三大忠告:
- 首年省下的40元,可能第二年要多花200
- .com/.cn优先,其他后缀当备胎
- 选大平台别贪小便宜,跑路了你都没处哭
最后送你个金句:买域名跟找对象似的——婚前要睁大眼,婚后才能闭着眼!那些吹爆"永久35元"的,不是骗子就是二道贩子,咱可别当冤大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