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站建设合同模板:含SEO服务附加协议

速达网络 网站建设 2

某母婴品牌因合同未明确SEO服务范围,支付18万费用后核心关键词仍停留在第5页——他们不知道,常规合同里的"包含基础SEO优化"往往只做三件事:安装统计代码、提交sitemap、写个meta标题。真正的专业协议必须用​​数据指标​​说话。

最新网站建设合同模板:含SEO服务附加协议-第1张图片

​为什么90%的SEO附加协议无效?​
问题出在验收标准上。某份经过诉讼验证的合同显示,有效条款必须包含:
• ​​关键词排名提升率​​(首页关键词占比≥40%)
• ​​自然流量增长曲线​​(前3个月环比增幅不低于15%)
• ​​优质外链建设标准​​(政府/教育类域名占比超30%)
某工业设备企业用此标准,6个月内将转化率提升23倍。其核心秘诀是合同里写着:​​"流量统计采用Google ****ytics与百度统计双验证"​​,堵死了数据造假漏洞。


​服务商用你的网站做测试怎么办?​
2023年某案例曝光:服务商在客户网站试验AI生成内容,导致百度降权。专业协议会规定:
• 禁止使用​​聚合内容/站群策略/采集工具​
• 外链建设需提前报备域名白名单
• 内容更新频率不得突破​​行业均值200%​
更狠的条款是:​​"因SEO操作导致的平台处罚,由乙方承担整站恢复费用+3倍月均利润赔偿"​​。某跨境电商凭此条款,在网站被Google沙盒隔离后获赔180万。


​流量数据到底属于谁?​
某教育机构吃过暗亏——服务商用他们的用户搜索词数据,给竞争对手做优化方案。现在专业模板强制要求:
• SEO数据资产归属甲方(包括搜索词报告、外链资源库)
• 乙方需移交​​Google Search Console最高权限​
• 禁止将甲方数据用于行业分析报告
附加协议还应包含​​数据脱敏条款​​:核心关键词列表需加密处理,防止被转售给竞品。


​算法变动的成本谁来承担?​
Google核心算法每年更新6-8次,某旅游平台就因BERT算法更新导致流量暴跌,却因合同漏洞无法索赔。专业协议会约定:
• 算法更新后30天内免费调整策略
• 流量恢复期不得超过90天
• 重大变动(如取消第三方Cookies)需启动补充协议
某B2B企业在此条款中附加​​"流量保障保险"​​:服务商需按合同额10%购买保险,用于应对不可抗力导致的SEO失效。


个人观点:SEO协议应该设置​​动态对赌条款​​。见过最聪明的合同约定:服务商保留20%尾款,若12个月内"行业长尾词自然流量"增长未达150%,则尾款转为甲方赔偿金。这直接把乙方利益与SEO效果捆绑,某医疗集团用此模型,使服务商主动追加了3倍的外链建设量。

标签: 附加 网站建设 模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