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的公司报价5万却交付烂尾项目?
去年行业数据显示,32%的企业在网站建设中遭遇合同**,核心问题出在技术团队配置不透明。许多低价公司用模板系统冒充定制开发,导致后期功能迭代受阻。我曾亲历某餐饮品牌案例:签约时承诺的会员系统开发,最终因技术架构缺陷无法上线。
能力标准一:全栈技术开发能力验证
• 查看公司官网底部版权信息,真技术团队会标注开发语言
• 要求演示后台管理系统,观察是否支持多终端数据同步
• 测试响应式设计时,用折叠屏手机查看布局是否崩溃
某教育机构就因忽略这点,导致移动端课程表出现重叠bug,损失23%潜在学员。
能力标准二:UI/UX设计思维可视化
警惕只会展示模板案例的公司,真正的专业设计团队必须提供:
- 用户旅程地图(标注7个以上触点)
- 交互原型图(包含3种以上设备演示)
- 视觉规范手册(定义字号/色值/间距的精确参数)
某电商客户因未核查这些资料,首页轮播图在iPad端产生像素撕裂,转化率暴跌41%。
能力标准三:SEO优化预埋能力
签订合同前务必确认:
- 是否采用树状结构URL(层级不超过3级)
- 能否自定义H1/H2标签权重分配
- 图片alt属性是否支持动态关键词注入
某制造业客户网站因未做TDK标签预埋,上线半年搜索流量仍为0。
能力标准四:项目管理进度管控体系
要求查看:
甘特图版本(需包含3次以上里程碑评审节点)
风险预警机制(明确延期3天自动触发补偿条款)
某医疗平台因合同未约定延期赔付标准,项目超期87天仍未交付。
能力标准五:三年以上运维服务承诺
重点核查:
• 数据备份频率(建议每日云端+本地双备份)
• 安全防护方案(Web应用防火墙是否包含在基础套餐)
• 功能迭代成本(防止后期收取天价修改费)
某连锁品牌就因未约定SSL证书续费条款,第二年被迫多支付8000元。
独家数据警示:2023年网站建设行业报告显示,具备这5项能力的公司仅占行业总数的17%,但他们的客户续约率高达89%。特别提醒注意合同中的"隐性条款"——某企业因未发现"字体版权另计费"的附加项,最终多支出1.2万元。建议要求服务商提供全包式报价清单,并明确标注第三方服务成本占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