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的网站总像二手货?
去年九龙坡某商贸公司花了3.8万做官网,结果发现用的竟是2015年的过时模板。更讽刺的是,他们合作的设计公司在石桥铺数码港租着共享工位,却宣称"十年行业经验"。今天用真实案例拆解五个生死线标准,让你看清哪些公司真能造印钞机,哪些只会生产电子垃圾。
标准一:案例真实性验证
当销售经理给你看案例库时,记得问这三个致命问题:
- 能否提供案例网站的管理后台截图?(伪造案例的公司不敢给)
- 展示案例中有没有同行业竞品?(警惕全是跨行业案例的供应商)
- 最近三个月交付的案例占比多少?(低于30%说明技术已脱节)
血泪教训:某食品厂轻信设计公司提供的"某连锁超市官网案例",事后发现该案例网站日均访问量不足10人,根本是专门制作的演示样板。
标准二:合同条款生死线
石桥铺某科技公司用三行小字埋了雷——"网站版权归属以最终付款情况为准"。必须死磕这些条款:
→ 源代码必须刻盘交付并现场验证
→ 写明续费价格锁定机制(防止第二年服务器费暴涨)
→ 注明违约赔偿计算公式(某企业因网站延期上线损失23万,最后只获赔8000)
现成话术:"请把'网站所有权自首付款到账即归属甲方'这句话加粗打印"。
标准三:技术团队稳定性
去年倒闭的某设计公司暴露行业潜规则——80%项目是外包给学生做的。验证方法比你想的简单:
• 要求查看技术人员社保缴纳记录(至少6人连续缴费12个月)
• 突击查验办公室电脑数量(10人团队至少应有8台开发设备)
• 查看Git代码提交记录(外包项目通常集中在夜间提交)
数据支撑:2023年重庆网站设计公司技术人员平均在职时长仅11个月,流动率超40%的企业事故率高出3倍。
标准四:售后响应颗粒度
千万别信"终身维护"这种鬼话,某物业公司就吃过亏——所谓的维护只是重启服务器。要细化到:
- 故障响应分级:页面错位(2小时)、支付故障(10分钟)
- 修改次数限制:首页大改不超过3次(防恶意耗工时)
- 应急接管方案:突发倒闭时如何移交管理权限
救命条款:要求服务商预存3个月工资作为售后保障金,今年已有4家企业靠这条成功**。
标准五:价格构成透明性
揭开设计公司最怕你问的报价秘密:
报价单必须拆分这三项:
- 基础框架费(不应超过总价35%)
- 定制开发费(按功能点明码标价)
- 数据迁移费(行业潜规则是重复收费)
避坑绝招:要求提供《工时消耗明细表》,某教育机构发现原本报价6万的项目,实际有效工时仅值2.7万。
终极验证法
带着营业执照副本突袭考察:
- 让技术总监当面演示类似案例的操作流程
- 要求用公司电脑登录正在开发的项目后台
- 查看会议室白板上的项目进度表(真实企业都有)
上周某建材老板用这招试出两家皮包公司——他们连最基本的域名解析都不会操作。记住:敢让你随时推门检查的公司,才配得上你的血汗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