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坑指南一:别被“低价全包”蒙蔽双眼
核心问题:为什么同样做官网,报价从3000元到10万元都有?
调研发现,60%的中小企业踩过低价陷阱。真正的价格差异藏在三个关键点:
- 域名所有权归属:低价套餐常将域名绑定在公司账户,续费时涨价3-5倍
- 服务器配置等级:800元/年的虚拟主机,同时承载200+网站,访问高峰期必崩溃
- 功能迭代成本:某客户花8000元建站,后期新增预约功能却被要求加收2万元
验证方法:要求服务商提供《功能扩展费用清单》,查看是否有“基础版不支持API对接”等隐藏条款
避坑指南二:案例库比销售话术更真实
核心问题:如何判断案例是不是盗用或模板套用?
三个鉴别技巧:
- 查备案号时间:在工信部官网输入案例网址,备案主体应与建站公司成立时间匹配
- 要测试账号:优质公司会提供案例后台体验,重点看数据看板更新日期
- 实地考察:某制造业老板发现,号称“服务过某上市公司”的公司,实际只做过其分公司官网
关键指标:优先选择本地行业案例≥5家的服务商,例如餐饮企业重点考察扫码点餐系统的流畅度
避坑指南三:合同条款比口头承诺重要10倍
核心问题:为什么有些公司交稿后联系不上?
某教育机构踩过的雷:合同未明确“交付标准”,导致自适应网站变成PC端缩放版。必须确认的合同细节:
- 交付物清单:包含FTP账号、数据库权限、UI源文件
- 违约责任:每延迟1天赔付总金额的0.5%(行业标准)
- 售后响应:写明“7×12小时技术支持”,而非笼统的“终身维护”
血泪教训:某客户因合同未约定“防篡改机制”,网站被恶意植入博彩链接,损失8万元订单
个人观点
见过太多中小企业主在会议室被PPT忽悠,转头在机房看见用199元模板改出来的“定制网站”。建议带着技术骨干当面沟通,要求演示三件事:
- 在服务商电脑上随机打开3个“原创案例”源码
- 用手机4G网络测试其作品加载速度(别连公司WiFi)
- 要求销售经理现场撰写需求文档框架
去年帮朋友筛选建站公司时,就是靠这三点淘汰了4家“金牌服务商”,最终选定的团队甚至主动提供了《同行业流量波动分析报告》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