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腾讯突然撤资织梦?
腾讯对织梦建站的撤资并非偶然。2019年腾讯入股时,织梦凭借免费开源模式占据国内CMS市场35%的份额。但后续三年间,织梦始终未能突破商业化瓶颈,年收入长期低于1亿元。与此同时,腾讯云、微信生态等自有业务逐渐覆盖建站需求,战略价值缩水成为撤资导火索。2022年财报显示,腾讯对织梦的持股比例从22%骤降至5%。
版权收费为何引发生态崩溃?
2023年织梦突然推行强制版权收费政策,要求所有商业站点缴纳5800元/年的授权费。这一决策直接导致:
- 超60万中小网站因无力支付费用被迫关停;
- 开发者社区大规模流失,Github代码更新停滞超8个月;
- 竞争对手WordPress、帝国CMS趁机推出免费迁移工具,蚕食剩余市场份额。
某站长论坛调研显示,82%的用户认为收费政策“过激且缺乏过渡期”。
双重冲击如何摧毁企业根基?
腾讯撤资直接切断1.2亿元现金流,而版权收费引发的用户逃离使主营收入暴跌73%。更致命的是:
- 技术团队核心成员被竞争对手高薪挖走;
- 多地服务器因欠费被强制停机,客户数据面临丢失风险;
- 阿里云、华为云等合作商终止联合运营协议。
这场危机暴露出织梦过度依赖资本输血用户价值透支**两大硬伤。
建站行业会重蹈覆辙吗?
当前国内仍有47%的企业网站使用开源CMS系统,但事件敲响警钟:
- 开源项目必须建立可持续盈利模式,而非单纯“用爱发电”;
- 政策风险加剧(如2023年《网络安全法》修订),数据**意识倒逼企业转型;
- 中小开发者更倾向加入SaaS生态(如微盟、有赞),而非独立开发。
个人观点
织梦的崩塌不是某个决策失误的结果,而是互联网免费经济退潮的缩影。当资本红利消退时,缺乏用户忠诚度与技术护城河的企业注定淘汰。建议仍在用织梦系统的站长:立即备份数据,优先选择支持国产化适配的CMS(如蝉知、易通),毕竟在数据安全面前,情怀不值一提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