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总在合同期后加钱?分期付款的致命漏洞
自问:签合同时付全款60%到底有多危险?
某服装企业预付3.6万后遭遇:
- 原型图确认后要求加收"动效开发费"1.2万
- 上线前强制购买"安全加固服务"8000元
- 续费时服务器报价比市场价高220%
避坑指标:
- 选择 3331付款模式(签约30%、原型确认30%、上线30%、质保期后10%)
- 合同注明"总价包含三年基础运维"
- 要求提供阿里云/腾讯云官方报价单
数据:采用分期付款的企业,后期增项费用平均降低76%。
识别皮包公司的3个照妖镜
痛点:怎么判断对方是正规团队还是学生**?
案例库核验法
- 要求提供案例官网的 管理员后台截图(含真实数据)
- 拨打案例企业的合作方电话交叉验证
合同细节破绽
- 警惕使用个人账户收款
- 查看是否明确 源代码所有权归属条款
技术面试验证
故意提问:"请问响应式布局用媒体查询还是容器查询?"
(专业团队会解释应用场景差异,新手只会背概念)
合同里必须死磕的5个隐藏条款
自问:为什么建站完成半年后被告侵权?
字体陷阱
某企业因建站方私用方正字体,被索赔5.8万
救命条款:"乙方保证所有素材具有合法授权"续费绑架
约定"域名续费必须通过乙方",实际收费150元/年(正常价60元)数据归属
明确"网站所有数据可完整导出且不限格式"交接标准
写明"通过Google Pagespeed移动端评分≥80分"逃生通道
添加"提前解约时按实际工作量阶梯结算"
血泪案例:深圳某公司因忽略这些条款,两年多支出23万冤枉钱。
售后**的3个黄金证据
当发现官网加载速度慢、功能异常时:
- 沟通记录固化
用公证云存证微信聊天记录(年费仅98元) - 测试环境留痕
要求对方在测试服务器修改时同步录屏 - 第三方检测报告
每年花500元做 等保备案检测,作为质量评判依据
实战案例:杭州某企业凭借测试服务器录屏,成功追回6.2万尾款。
用工商数据筛掉80%不靠谱公司
自问:天眼查上的哪些信息最致命?
- 风险扫描
检查是否有"技术服务合同**"司法记录 - 参保人数
参保<5人的公司慎选(可能外包转包) - 成立年限
选择成立>3年且无更名记录的服务商 - 资质证书
优先选有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的团队
独家数据:2023年建站**案件中,63%涉事公司成立不足2年。
当某母婴品牌用上述指标筛选服务商时,发现报价12万的公司竟用开源模板二次销售——记住:敢在合同里写明"接受代码相似度检测"的公司,才配得上你的预付款。最新行业调研显示,严格执行3331付款的企业,项目烂尾率比全款预付的低89%。你的官网不该成为别人练手的牺牲品,而是检验商业智慧的试金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