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移动端策划案总在PC端翻车?
去年我们团队接手过一个电商项目,移动端设计稿惊艳,但PC端上线后跳出率飙升42%。后来发现策划案里写着“首页焦点图高度适配手机屏幕”,却未标注PC端的图文比例规则。这件事教会我:移动端优先≠PC端摆烂,策划案必须像桥梁工程师一样,预设不同终端的“承重方案”。
一、策略层:用“三明治法则”定义双端关系
新手常误以为移动端和PC端是“缩放关系”,实际需按场景重新规划。我的核心策略是:
- 底层逻辑:移动端聚焦核心功能(如购物车、搜索),PC端拓展信息密度(如商品对比表、参数文档下载)
- 内容分级:标注哪些模块必须双端一致(如品牌色、按钮交互),哪些允许差异化(如导航栏折叠逻辑)
- 断点预设:在策划案明确响应式断点规则,比如“≤768px隐藏商品分类树,≥1200px显示3栏图文矩阵”
真实教训:某教育平台因未在策划案限制PC端Banner字数,导致大屏显示时标题折行3次,被迫紧急调整。
二、视觉层:别让布局成为跨端灾难
移动端常见的“瀑布流”“悬浮按钮”,直接照搬到PC端会引发体验割裂。分享三个保命技巧:
- 间距通胀:PC端元素间距至少是移动端的1.8倍,避免产生空旷感
- 字体阶梯:正文字体移动端用14px,PC端需升至16px且行高调整到1.6倍
- 触控禁区:PC端悬停状态必须单独设计,例如“鼠标经过商品图显示快速对比按钮”
反例警示:某社交APP在PC端沿用移动端的点击展开菜单,用户抱怨“得像拆炸弹一样小心翼翼找触发点”。
三、交互层:给不同设备“性格定制”
移动端用户习惯“滑动决策”,PC端更依赖“扫视+精准点击”。策划案必须标注以下差异点:
- 导航系统:移动端用底部固定Tab栏,PC端建议左侧树形导航+顶部快捷入口
- 表单逻辑:移动端优先分步填写,PC端可设计并行填写区(如注册页同时显示社交账号绑定入口)
- 加载策略:移动端需要骨架屏占位,PC端更适合渐进式加载(先文字后图片)
数据支撑:测试发现PC端用户对侧边栏折叠菜单的容忍度比移动端低37%,更倾向“永久可见的核心功能入口”。
四、技术层:把策划案写成开发防呆手册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策划案写着“适配所有终端”,但开发最终做出4种分辨率适配漏洞。建议强制加入:
- 图片服务规则(移动端用WebP格式,PC端保留PNG透明通道)
- 点击热区标准(移动端按钮不小于44×44px,PC端精确到鼠标指针变化)
- 缓存策略分级(移动端侧重节省流量,PC端可预加载更多资源)
独家工具:在Figma策划案模板中嵌入Breakpoint插件,直接标注各断点设计规则,避免开发误解。
为什么你的双端适配总像打补丁?
最近分析23个失败案例发现,61%的问题源自策划案缺乏设备场景预判。比如未考虑PC端外接键盘的快捷键支持,或者忽略折叠屏手机的中间状态。记住:策划案里每个需求都要带设备后缀,比如“搜索框_移动端默认展开键盘”“搜索框_PC端支持Ctrl+K快捷唤醒”。这才是专业策划案的底层素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