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准一:如何验证技术团队的真实力?
新手误区:90%的人只关注公司规模,却忽略技术落地能力。
实战验证法:
- 查百度资源平台授权:要求查看对方合作的百度搜索资源平台MIP/AMP服务商资质(真授权编号格式:Baidu-2023-XXXX)
- 要本地案例后台数据:
• 打开百度站长平台演示关键词库量(正常优化3个月应达200-500词)
• 展示“广州+行业”词的流量曲线(真实优化呈阶梯式上升,非直线飙升) - 考算法应变能力:
• 提问“百度惊雷算法4.0对广州站点的影响”
• 观察对方是否提及“番禺、南沙IP段抓取频率调整”等细节
避坑指标:承诺“7天上首页”的团队,90%使用快排技术(被百度封杀风险极高)
标准二:怎样判断服务商懂广州市场?
核心矛盾:外地公司套用全国模板,导致优化策略水土不服。
地域适配性检验清单:
▶ 内容策划维度
• 是否建议添加“粤语客服入口”“早茶时段在线咨询”等本土功能
• 能否提供《广州各行政区搜索习惯报告》(如天河区用户爱搜“价格”,白云区用户高频点击“案例”)
▶ 外链建设维度
• 资源库是否包含“.gd.cn”政府站、广交会合作媒体等权重链接
• 是否规避“.com.cn”等非本地域名的大量导链
▶ 风险预判维度
• 能否预警“广州网站备案最新要求”(如2024年南沙自贸区企业需额外提交海关数据)
• 是否熟悉百度广州数据中心的位置优势(天河科韵路机房收录更快)
案例举证:某黄埔区生物科技公司因选择本地服务商,针对“广州国际生物岛”政策优化,年节省无效投放费用12万元。
标准三:价格体系是否具备防坑设计?
价格猫腻重灾区:
- 合同条款模糊“广州”词优化占比,实际全国通用词占80%
- 用“按效果付费”诱导签约,但“效果”定义为收录量而非转化
- 隐藏百度竞价推广(SEM)混充SEO成果
科学比价策略:
▶ 拆解报价单
• 要求注明“地域词优化占比≥60%”
• 查看“广州长尾词拓展”是否单独计费
▶ 效果对赌条款
• 添加“核心业务词进百度前20名支付30%尾款”
• 约定“无效可免费获取关键词拓展方案”作为补偿
▶ 成本监控机制
• 每月获取百度统计子账号权限
• 使用站长工具反向查证外链来源
行业价格基准:
- 纯技术优化(不含内容):8000-1.5万/年
- 全包式运营(含本地化内容):2-4万/年
- 按询价付费(CPA模式):150-300元/条有效线索
个人血泪经验
我曾被某自称“广州SEO第一品牌”的公司坑过——他们用佛山服务器刷天河企业站流量,导致网站被百度降权半年。现在选服务商必做三件事:
- 用爱企查核对实际办公地址(警惕挂靠众创空间的公司)
- 要求技术总监出示广州社保缴纳记录(确认非外包团队)
- 突击检查对方官网的百度权重值(连自己网站都优化不好的直接pass)
记住:真正靠谱的广州优化公司,聊天时一定会冒出“科韵路”“琶洲会展”“粤语长尾词”这些关键词——这才是骨子里的地域基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