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级网站建设痛点在哪,如何破解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

速达网络 网站建设 3

县级政务网站点击率低、功能鸡肋的质疑声一直存在。笔者走访了8个县级政府信息中心,发现普遍存在"页面花哨不实用""政策文件更新慢""群众诉求无人理"三大顽疾。

县级网站建设痛点在哪,如何破解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-第1张图片

​为什么投入资金建设的网站成了摆设?​​某县信息中心主任坦言:"网站建设招标时重设计轻功能,中标企业套用省级网站模板,导致基层需求与系统功能严重脱节。"


三大典型问题暴露建设误区

​1. 界面华而不实​

  • 首页轮播图占屏50%以上
  • 悬浮窗口遮挡核心内容
  • 动态特效影响加载速度

​2. 功能供需错位​

  • 开设"区块链政务"等超前功能
  • 缺失"医保报销进度查询"等刚需
  • 互动留言平均回复周期超72小时

​3. 更新维护滞后​

  • 领导活动新闻占政务公开栏80%
  • 政策文件版本与纸质文件不一致
  • 机构改革后部门信息未及时调整

破解困局的四个创新实践

江西某县引入"群众点单"建设模式,在网站改版前开展3轮需求调研,收集到237条有效建议。​​三个月后访问量从日均300人次增至2100人次​​,秘诀在于把握三个关键:

​① 功能做减法​
砍掉6个使用率不足1%的栏目,新增"农技问答直播间""宅基地审批进度条"等特色服务。​​数据显示,农技直播平均观看量达1.2万人次​​,远超预期。

​② 数据做加法​
对接省政务大数据平台,实现社保、户籍等12类数据共享。现在群众查询低保发放记录,不用再跑民政局开证明。

​③ 维护责任制​
建立"栏目承包到人"机制,将42个栏目的更新责任分解到具体科室,在网站后台设置更新提醒功能,超期未更新自动发送督办通知。


基层政务网站不是炫技的T台,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。当建设者学会用群众视角审视每个功能按钮,用绣花功夫打磨每项在线服务,那张无形的政务网络才能真正连通民心。毕竟,检验网站价值的唯一标准,是群众愿不愿意点开第二次。

标签: 痛点 县级 难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