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谷企业官网为啥总像老年活动中心?
上周在关山大道喝咖啡,隔壁桌两个创业者在吐槽:"花八万做的官网,排版还停留在拨号上网时代!"这话真不夸张,我见过最离谱的武汉企业站,首页大图是2008年拍的写字楼,底部友情链接还挂着"千千静听"...
说句大实话,武汉企业的网站审美比长沙落后三年。但锅不能全甩给建站公司,毕竟汉正街老板们最爱说:"网站能扫码就行,搞那花里胡哨做莫斯?"
政府网站和企业站有啥不同?
汉口某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跟我诉苦:"市民总抱怨找不到办事入口,其实我们导航菜单有38个栏目!" 问题就出在这——
- 政府站要像菜场:生鲜区(民生服务)、干货区(政策文件)、熟食区(在线办理)分区明确
- 企业站要像便利店:进门就能买烟(核心产品)、转角是关东煮(促销活动)、收银台卖彩票(增值服务)
东湖高新有个科技公司吃过亏,把官网做成政务风,结果海外客户以为他们是事业单位,丢了三百万订单。现在改版成赛博朋克风格,询盘量翻了两番!
武汉特色怎么搬到网上?
本地化不是放两张黄鹤楼照片就完事,得玩沉浸式设计:
- 首页背景用长江灯光秀实时画面(武汉文旅局API免费对接)
- 客服弹窗方言切换按钮("您家"和"普通话"自由选)
- 在线地图标注热干面推荐店铺(离用户定位最近的蔡林记分店)
最绝的是某婚庆公司——官网预约表单里,婚礼风格选项包括"汉阳门码头怀旧风"和"光谷宇宙城科幻风",转化率比同行高60%。武**的浪漫,就是既码头又科幻!
移动端适配有多要命?
江汉路商户血泪史:花六千做的H5页面,苹果用户打开全是乱码。教你三招保命:
① 字号必须≥14px(武汉嫂子们拒绝眯眼刷手机)
② 热区间隔≥8mm(防止做美甲的手指误触)
③ 加载动画用热干面进度条(等待时间感觉缩短一半)
户部巷有家网红店吃过亏,移动端订餐按钮被键盘挡住,上线三天零转化。改成底部悬浮按钮后,订单量日均破百。所以说,手机建站不是技术活,是人性洞察!
网站没人访问怎么办?
洪山某高校教授的研究所官网,三年访问量还没食堂窗口排队人数多。救活秘诀就三点:
- 把论文标题改成《如何在武汉每月省5000块交通费》(搜索量暴涨)
- 在404错误页放导师表情包(学生自发传播)
- 官网链接印在校园卡背面(每天被迫曝光两万次)
现在日均访问量稳定在300+,最绝的是有个家长看了交通费论文,给孩子报了考研培训班...
武汉企业该不该做英文站?
江夏汽车配件厂老板的教训:花三万做的英文站,被谷歌翻译成"car sex parts"。现在学聪明了——
√ 产品参数用全球通用图标(比如ISO认证标)
√ 招聘页面籍员工工作照(消除文化隔阂)
√ 联系地址写拼音+地标("Opposite Wanda Plaza"比门牌号管用)
沌口某机械公司用这招,英文站上线半年接到德国订单,现在汉南工厂天天加班。所以说,武汉制造闯世界,网站就是数字货轮!
干了十几年网站建设,发现武汉老板最可爱也最让人捉急——能花百万装修实体店,却舍不得三万改网站。但你们晓得的撒,现在年轻人找合作都是先搜官网再看厂房。
上周路过光谷广场,看到地铁广告牌都在推小程序,突然想通个道理:网站就像热干面里的萝卜丁,没有也能吃,但有了才叫正宗。记住喽,好网站自己会带客,比十个销售员还能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