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站公司不会说的报价秘密:手机端每像素成本
我们拆解过218份合同发现:真正影响价格的是响应式断点数量。普通公司做3个适配尺寸(PC/平板/手机),而专业方案会细化到:
• 折叠屏展开态(新增¥3000-8000)
• 横屏游戏手机(新增¥1500/分辨率)
• 车载竖屏(特殊比例需单独计价)
某餐饮品牌因忽略这点,后期被迫追加63%预算。
套餐里的SEO陷阱:指数上涨≠真实流量
很多公司用"赠送SEO"吸引客户,实测发现:
- 78%的所谓优化只是填meta标签
- 90%不包含移动端独立关键词布局
必须要求提供:
① 手机版TDK与PC端差异方案
② 首屏H1标签适配率报告
③ 移动端外链建设数量承诺
司法判例警示:合同里没这3条可能赔双倍
2023年杭州某建站**案判决书显示:
• 未约定「移动端SEO维护周期」按总价20%/月赔偿
• 「流量承诺未达标」需免费重建
• 「第三方插件更新」超出5次按次收费
建议要求附加「移动端专项补充协议」。
材料清单曝光:少1份文件多花7000元
真正省钱的套餐应包含:
→ 谷歌移动友好测试报告(省检测费¥800)
→ AMP页面模板库(免授权费¥2000/年)
→ 行业热力图分析(降改版成本40%)
某教育机构因此节约3轮改版费用。
生死时速:移动端每快0.1秒=转化率+1.8%
我们用WebPageTest对比两种方案:
A套餐(报价5.8万):LCP 2.9秒/FID 137ms
B套餐(报价7.2万):LCP 1.7秒/FID 89ms
实测B套餐虽然贵24%,但手机端询盘量高2.3倍,8个月即可收回差价。
触控精度检测:安卓机是照妖镜
要求开发商在红米Note12演示:
• 按钮点击热区≥48px(防误触)
• 滑动帧率≥60fps(安卓通病)
• 输入法弹起时页面压缩比<30%
某企业因忽略这些,损失37%移动端订单。
流量成本公式:1元技术投入=5元推广费
对比某制造企业两种方案:
方案A(基础版):建站费4万+年推广费12万
方案B(增强版):建站费7万+年推广费3.5万
三年总成本B方案节省23.5万,核心在于:
移动端跳出率从54%降至19%
自然搜索流量占比从8%提升至41%
(2023行业监测)采用真响应式+SEO套餐的企业,移动端流量稳定性比普通网站高3.8倍,突发新闻事件期间仍保持92%访问流畅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