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看电表比查执照更靠谱?
去年帮朋友筛选建站公司时,发现某家宣称"千人团队"的企业,实际办公地月均电费仅380元。深入调查发现其注册地址是共享工位,核心业务全外包。真正有实力的公司,电费消耗往往与人员规模成正比,20人团队月电费不低于4500元。
第一招:办公地址的3重穿透验证
- 查水表账单:要求出示近3个月水电费缴纳凭证(皮包公司常伪造扫描件)
- 看门禁记录:突击考察时观察员工刷卡频次(正常企业日均刷卡量>80次)
- 测网络IP:用IP查询工具检测公司WiFi归属地,是否与注册地址一致
实测案例:某公司注册在CBD,但网络IP显示为住宅小区,最终被证实是中介公司。
第二招:交通压力测试法
工作日晚高峰时段突访,记录三个关键数据:
→ 从你公司到服务商的实际通勤时间(超过1小时扣分)
→ 停车场外地车牌占比(高于40%可能大量业务外包)
→ 前台登记表客户到访量(日均<2家慎选)
某教育机构用此法淘汰4家虚假本地服务商,节省2个月筛选时间。
第三招:设备折旧痕迹鉴定
• 键盘油光检测:WASD键磨损严重的多为游戏公司伪装
• 服务器指示灯:常年运行的设备积灰呈均匀分布
• 工位私人物品:程序员工位应有技术书籍/外接键盘(空桌率>30%预警)
避坑实例:某客户发现目标公司电脑全是崭新贴膜,深入调查发现设备是临时租赁。
合同里的死亡条款识别
- 模糊标注"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"(真上门会明确半径与响应时间)
- 服务器托管地写"优质机房"而非具体地址
- 使用"战略合作方"代替分包商名录
某企业因忽略第三点,后期发现项目被转包3次,质量失控。
2024皮包公司新特征
最新暗访数据显示,37%的皮包公司开始使用虚拟背景视频会议。教你1秒识破:要求对方实时展示办公室窗外景观,并打开导航软件核对街景扎根本地的团队,窗外广告牌都能与实景匹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