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听说隔壁老王的公司去年花8万外包网站维护,结果首页被黑了一个月都没发现?今天咱们就扒一扒网站维护外包那些坑,特别是给正在犹豫要不要外包的老板们说点实在的。
为什么90%的企业第二年就后悔外包?
去年深圳有家跨境电商把维护包给某服务商,结果黑色星期五当天服务器宕机6小时。关键问题出在:
- 响应速度:外包合同写着"2小时响应",实际处理要等乙方走完内部审批
- 技术黑箱:数据库备份到底存没存?甲方根本没法实时查验
- 隐性收费:SSL证书更新这种基础操作每次收800
有个狠招:要求外包商在合同里写明"每月提供3次服务器后台实时截屏",能过滤掉60%不靠谱的服务商。
自建团队VS外包的生死时速对比
广州某服装品牌做过实测对比,同样处理网站被攻击事件:
处理环节 | 自建团队(3人) | 外包公司 |
---|---|---|
异常发现 | 7分钟 | 平均43分钟 |
漏洞修复 | 2小时 | 需排队等工单(8小时起) |
数据回滚 | 自有备份随时取 | 要额外购买备份包 |
但自建团队每月成本至少2万起,外包通常只要四分之一价钱。折中方案:核心系统自维,把CDN加速、垃圾邮件过滤这些模块外包。
外包合同里必须手写加上的五条
东莞电子厂老板的血泪教训:签了标准合同还是被坑,后来行业里流传开这份补充条款:
- 数据**:每周三上午甲方可远程登录服务器抽查
- 逃生通道:合同终止时乙方必须提供全站镜像文件
- 技术审计:每季度由第三方检测防御系统有效性
- 连带赔偿:因维护失误导致的直接损失200%赔付
- 人员锁定:指定工程师必须通过甲方面试
特别是第5条,某教育机构就因外包公司频繁换人,导致学生信息泄露。现在业内老手都要求核心维护人员签订竞业协议。
我现在看外包合同就跟看二手车买卖合同似的——字越小的地方越要拿放大镜看。最近发现个诀窍:真正靠谱的外包商,合同附件里肯定会附上《灾难恢复演练计划表》,里面详细写着怎么应对DDoS攻击、数据库被删这些极端情况。记住,好的网站维护应该像空气净化器,平时感觉不到存在,但哪天停了立马知道要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