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花5万建的网站可能连手机都打不开吗?
上周在龙华科技园遇见个老板,他说三年前找人做网站花了5万,现在用手机访问全是乱码。更气人的是,当初连个正规合同都没签,现在连找谁**都不知道。这种血泪教训,新手小白们可千万别重蹈覆辙啊!
合同里不写清楚这5点等于白签
去年帮朋友审合同,发现开发方把"网站功能"写成"包含基础功能模块"。结果交付时连购物车都没有——人家说"基础功能"就是展示产品!所以啊,签合同必须死磕这些细节:
- 项目范围要具体到每个按钮的位置(比如"首页导航栏必须包含'在线询价'按钮,支持微信扫码跳转")
- 时间节点精确到小时(比如"3月15日下午3点前交付测试版")
- 付款比例别被预付款坑了(建议3:4:3分期,验收后再付尾款)
- 源代码归属必须白纸黑字写明(有些公司会藏着不给)
- 违约责任要量化到每天赔多少钱(比如"每延迟1天扣总价1%")
你想想,要是没写清楚这些细节,最后扯皮起来,吃亏的还是自己啊。
传统外包VS智能建站,合同差别有多大?
福田有家服装厂去年踩了大坑:花8万找外包做的网站,手机端图片加载要8秒,后来换智能建站系统,三天就搞定响应式设计。看看这两种模式的合同差异:
对比项 | 传统外包合同 | 智能建站合同 |
---|---|---|
启动成本 | 3万起 | 最低680元/年 |
功能修改 | 每次2000+ | 自己拖拽调整 |
交付时间 | 30-60天 | 3-7天 |
源代码 | 需额外购买 | 默认开放 |
服务器维护 | 自己找IDC公司 | 包含在年费里 |
那个服装厂老板现在逢人就说:"早知智能建站合同这么透明,当初何必当冤大头!"
新手必看的隐藏条款陷阱
龙岗有个做机械配件的张总,合同里没写保密协议,结果网站设计图被开发商转卖了三家竞争对手。还有更离谱的——宝安某教育机构在合同里漏了验收标准,对方把半成品网站强行算作验收合格。
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:
- 保密条款要覆盖设计图、客户数据、运营策略
- 验收流程必须分阶段(初稿确认→功能测试→压力测试)
- 知识产权要明确字体、图片的商用授权
- 续费条款警惕自动续费陷阱(比如"默认续约三年")
- 数据归属确保能随时导出用户信息
有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,就因为合同里没写清数据导出权限,现在用户资料全锁在别人服务器里。
签合同时最常被问的3个问题
Q:合同签了还能改需求吗?
A:龙华某美容院吃过亏——签合同时说要"在线预约",结果交付时只是个留言板。现在学聪明了,合同里写明:"需求变更需双方书面确认,单次修改不超过3处"。
Q:开发商拖延工期怎么办?
A:福田电子厂的经验是,在合同里加这句:"每延迟1天扣除总价0.5%,超过15天甲方有权终止合同"。结果对方提前一周就交付了。
Q:网站被黑算谁的责任?
A:看合同里的安全条款!南山有家网红餐厅,合同写明"乙方需提供每周安全扫描报告",结果去年零事故。而隔壁奶茶店没写这条,被勒索了5。
特殊行业要加的附加条款
帮龙岗医疗设备商审合同时,硬是加上了这两条:
- 等保备案:必须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认证
- HIPAA合规:美国客户数据存储要符合医疗隐私标准
结果上月美国FDA来审查,网站安全项拿了满分。所以说啊,搞医疗器械、金融这些敏感行业的,不加特殊条款就是给自己埋雷。
现在明白为什么有些老板宁愿多花2万请律师审合同了吧?毕竟比起事后打官司,提前在合同里抠字眼才是真省钱。下次再有人跟你说"合同随便签签就行",直接把这篇拍他脸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