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猛灌一口凉茶)上礼拜在东莞南城CBD咖啡厅,亲眼看见个魔幻场景——做模具生意的林老板把整本合同摔在桌上,建站公司的小年轻脸都绿了。原来合同里写着"包含所有必要功能",结果连个在线支付接口都要加钱。这事儿让我想起东莞市监局的数据:去年互联网服务类投诉中,合同**占比高达41%。
先看个真实案例: 大朗镇做自动化设备的黄总,去年签合同时没注意验收条款。建站公司把首页设计稿发到微信就算交付,等发现手机端排版全乱时,对方拿出合同指着"以PC端显示为准"的条款,硬是加收8000元修改费。
合同里的文字游戏
你们肯定见过这样的场景:建站公司销售拍胸脯说"包您满意",结果合同里写的是"提供基础版后台"。去年常平有家服装厂就栽在这——想要批量上传产品图,被告知需要额外购买"企业版管理系统",费用比建站费还贵。
必查的三条隐藏条款:
- "二次修改费用"的计算方式(按工时还是按功能?)
- 服务器到期后的数据归属权(见过网站突然打不开,数据全被锁死的吗?)
- 知识产权声明(别等用了网上的字体被告侵权才后悔)
救命!验收标准怎么定?
(掏出手机翻聊天记录)看看这个对话截图——建站公司说"网站能正常打开就算验收",客户坚持要"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能显示在首页"。长安镇做包装机械的老王去年就因为这个,跟建站公司扯皮三个月,最后闹到东莞互联网**调解中心。
验收清单要精确到像素:
- 电脑端和手机端分别的显示要求
- 各主流浏览器的兼容性测试(别漏了360浏览器!)
- 网站响应速度指标(超过3秒打开的直接判不合格)
- SEO基础设置完成证明(meta标签、alt属性等)
付款节点的致命陷阱
厚街张姐的案例够警醒:合同约定分三期付款,但首付款就要交70%。网站做到一半公司跑路,现在她办公室还挂着"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"送的锦旗。东莞商务局去年发布的警示案例显示,预付款超过50%的项目**率增加3倍。
建议采用里程碑付款:
- 签约付30%(启动资金)
- 设计稿确认付40%(核心阶段)
- 正式上线付尾款30%(留足筹码)
(突然压低声音)听说有些建站公司玩"域名绑架"?他们在合同里把域名注册写成"公司代管",等你想要转出时,才发现要交2000元"域名管理费"。东莞南城某科技园去年就有3家企业中招。
小编观点:明天就翻出你的网站建设合同,重点看第7条、第12条和第15条附件。要是发现"最终解释权归乙方所有"这种霸王条款,赶紧联系律师朋友喝早茶吧。等等,你不会连合同副本都没留吧?(突然沉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