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“免费建站”反而让你多花3倍钱?
某连锁美容院轻信“免费制作官网”宣传,3个月后被收取6800元/年的服务器费,且无法迁移数据。免费幌子下的核心陷阱在于成本转移:服务商通过模糊合同条款,将开发成本转嫁到后续服务。请立即检查合同里是否存在以下致命漏洞。
陷阱一:服务器与域名所有权归属条款
▶ 自问:为什么网站上线后无法更换服务商?
合同必须写明:
- 服务器管理权限:要求独立账号(非服务商子账号)
- 域名注册信息:持有者必须是企业全称(禁止用服务商信息)
- 数据迁移条款:合同终止时须提供完整SQL数据库备份(含用户行为数据)
真实案例:某母婴品牌因合同未约定数据格式,服务商仅提供JPG页面截图,导致2万会员信息丢失。
陷阱二:源码交付标准的文字游戏
▶ 自问:拿到源码为什么还不能修改网站?
警惕三种伪交付:
- 不提供开发文档:缺少数据库ER图、API接口说明的源码如同天书
- 加密核心功能:会员系统、支付模块用第三方黑盒插件实现
- 绑定特定编辑器:要求必须使用服务商自研的CMS后台(年费4800元)
破解方法:在合同附件中要求提供可运行环境清单(包括PHP版本、Node.js依赖库列表)。
陷阱三:免费维护期内的强制消费
▶ 自问:为什么“终身维护”还要收钱?
合同隐藏收费项解析:
- 定义模糊的“功能变更”:更换Banner图被归类为“设计重构”(收费500元/次)
- 服务器安全升级费:未明确约定漏洞修补责任归属
- 第三方服务转嫁:微信支付接口年审费(实际成本0元)按980元/次收取
**证据:2023年杭州互联网**判决某建站公司退还“虚假维护费”13万元,关键证据是合同中“基础维护包含服务器系统升级”的条款。
当服务商递上合同时,请用红笔圈出这三个位置:
- 费用清单页:是否存在“其他可能产生的合理费用”等兜底条款
- 知识产权章节:是否包含“乙方保留最终解释权”等霸王条款
- 终止合作条款:数据迁移是否需要支付“解密费”“人工处理费”
某智能硬件厂商通过添加“争议解决补充条款”,成功避免支付1.2万元源码解密费。记住:合同上的每一个字都在影响你的钱袋子——宁可谈判破裂,也别埋下定时炸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