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的产品经理小李最近很崩溃——技术团队说网站要三个月才能上线,但老板要求三十天搞定。这事儿真不能全怪程序员,其实70%的时间浪费在需求反复修改上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网站建设全流程,保准你看完能少走半年弯路。
需求确认阶段最容易踩的坑
别急着画原型!先搞明白这三个问题:
1. 网站要给谁用?(员工用后台和客户用官网是两套逻辑)
2. 核心业务是什么?(电商重交易流程,企业站重品牌展示)
3. 准备花多少钱?(5万预算别妄想做淘宝)
去年萧山某工厂就吃了大亏:想做线上订货系统,结果开发到一半才发现需要对接ERP,预算直接翻倍。记住这个公式:总成本=显性开发费×1.8(含测试运维等隐形支出)
设计开发阶段生死线
看这张对比表就知道为啥总延期:
传统流程 | 敏捷开发方案 |
---|---|
先出完整设计稿 | 每两周迭代可运行版本 |
开发测试分开进行 | 每日构建自动化测试 |
上线前大改三次 | 用户全程参与验证 |
(拍大腿)最绝的是滨江某创业公司的骚操作:用Figma做交互原型直接生成前端代码,把设计开发周期从60天压缩到17天!
测试上线必检清单
这七个红灯区碰了就完蛋:
- 手机端按钮间距<8px(误点率飙升)
- 未做负载测试(小心开业即**)
- 忘记配置301重定向(SEO权重清零)
- 敏感信息硬编码(等着被黑客脱库)
- 未购买CDN加速(北方用户加载慢)
- 第三方支付未签约(无法收款)
- 网站备案资料不全(随时被墙)
余杭某餐饮平台就栽在第六条——微信支付接口没提前申请,白白错过黄金周末档,直接损失23万流水。
说点得罪甲方的真话
做了十二年网站开发,最想吐槽的是:别把技术团队当许愿池! 去年碰到最奇葩的需求是让H5页面能播放8K视频,还要兼容IE浏览器。记住三个保命原则:
- 每周必须开需求评审会(带录音笔)
- 所有变更书面确认(微信聊天不算数)
- 预留20%缓冲时间(给老板突发奇想用)
(突然压低声音)再透露个行业秘密:技术团队最怕听到"这个很简单吧?",这句话的杀伤力堪比核武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