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人花3万建站够用十年,有人花15万年年维修?
某连锁超市官网因未明确维护条款,每年支付2.4万元“系统升级费”,三年后发现只是重装字体库。这五个问题不在合同里写死,后期必定被宰:
问题一:建站总价包含哪些隐形消费?
必须拆解的报价单条目:
· 域名注册费(80-150元/年)
· 服务器扩容费(流量超限如何计费)
· 第三方插件授权费(如支付接口年费)
· 培训课时费(超时如何收费)
某美容院签约时未谈图片版权费,上线后每张产品图被追收600元。要求提供《费用明细确认书》并双方盖章。
问题二:技术投入占预算多少才合理?
行业黄金比例:
- 设计类(UI/UX):≤35%
- 前端开发:≥28%
- 安全防护:≥15%
- 运维储备:≥12%
某食品企业将70%预算投入动画设计,结果官网被注入恶意代码导致百度降权。技术投入低于总预算55%的方案直接淘汰。
问题三:维护套餐藏着哪些猫腻?
必须明确的维护清单:
√ 每月安全补丁更新次数
√ 数据库自动备份频率
√ 第三方插件升级服务范围
√ 故障响应时效书面承诺
某教育机构购买“全年无忧维护”,结果SSL证书过期导致官网被浏览器屏蔽。要求维护合同附带《服务执行记录表》。
问题四:怎么验证服务商的技术真实性?
三步验尸法:
- 抽查其3个老客户的F12控制台
- 查看Console报错数量(超过20条即存疑)
- 使用Pagespeed Insights测试网站评分
- 移动端低于70分的团队慎选
- 要求演示后台操作流程
- 超过3步才能发布文章的系统立即淘汰
某制造业客户因此发现服务商盗用开源系统,节省违约金12万元。
问题五:突发故障怎么追责?
救命条款必备要素:
▶ 数据丢失赔偿标准(如每小时营收的1.5倍)
▶ 超过4小时未恢复的违约金计算方式
▶ 第三方责任界定规则(如服务器供应商过错)
某电商平台因未约定赔偿标准,大促宕机损失230万却只获赔3万服务费。
个人观点:
见过太多企业主被“送20项维护服务”的话术迷惑,却不知真正的运维成本藏在代码质量里。当你的网站连续三年不需要重大维修时,才是真正选对了服务商——这样的团队续约率通常超过90%,他们敢把利润押注在技术实力上而非售后勒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