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开场场景还原)
凌晨三点,设计师小林盯着第8版修改稿崩溃——客户又要改导航栏位置!这个月第4次了。别笑,这场景在设计圈天天上演,问题就出在设计流程没理顺!
场景一:需求沟通变猜谜游戏
痛点实录
客户说"要高大上的科技感",结果交稿被吐槽像"乡镇企业官网"
破解流程
→ 拿出手机打开花瓣网:"您指的是这种蓝光特效(图A)还是这种线条极简风(图B)?"
→ 当场用Miro白板画情绪板:"科技感可以拆解为冷色调、几何图形、未来感字体..."
→ 签确认书前加道保险:"咱们用Figma做个交互原型,您实际点一遍再定稿"
(血泪教训)某教育机构没做原型确认,结果开发阶段硬要改页面结构,工期拖了半个月!
场景二:设计稿总被说"不实用"
真实对话
运营总监:"这个悬浮动效很酷,但用户根本找不到商品分类!"
流程升级
- 用户旅程地图先行(贴满便利贴梳理用户行为路径)
- AB测试低保真原型(用Axure做两个版本给真实用户测)
- 开发参与评审会(工程师提前预警技术难点)
(数据说话)某电商平台优化流程后,设计稿通过率从37%飙到89%,因为运营和开发都提前参与了!
场景三:移动端总出显示bug
技术部日常
"设计稿明明标注了间距,怎么安卓机显示全乱了?!"
防呆流程
- 用Zeplin标注时加注设备型号(比如"小米12间距需+2px")
- 开发阶段每日截图对比(设计/产品/技术三方群内确认)
- 上线前做极端测试(把手机亮度调到最低看显示效果)
(现成工具)学会用BrowserStack做跨设备预览,能省下50%沟通成本!
流程优化对比表
环节 | 传统流程 | 升级后流程 |
---|---|---|
需求确认 | 文字文档描述 | 交互原型+情绪板可视化确认 |
设计评审 | 部门轮流提意见 | 用户测试数据驱动决策 |
交付验收 | PDF标注文件 | 在线实时标注+版本对比 |
追溯 | 微信群爬楼 | 用Jira记录每次修改原因 |
个人观点时间
干了八年网页设计,我发现优秀设计师和普通选手的区别,不在PS技巧而在流程把控。去年接手某连锁酒店项目,硬是拉着客户用Figma走完完整流程,结果从初稿到上线只改了3版——这事教会我,好流程能治"反复改稿"的绝症。
最近在帮初创团队优化流程,把用户访谈录音转成AI笔记,直接生成需求清单。现在做 landing page 的平均周期从2周缩到4天。所以说,设计流程就像炒菜的火候,把握好了,生手也能做出专业味道。
最后说句实在的:别把时间都花在改图上,先花半天理顺流程,能省下后面半个月的熬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