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亲眼见证两个设计师差点打起来——甲方指着Figma里的"Auto Layout"骂人:"我要的是自动排版,你们搞什么飞机布局!"你看,翻译不准真的会出人命!
场景一:设计评审翻车现场
当产品经理指着原型图发飙时,这些词必须秒懂:
▶ Figma死亡三连
- Constraint → 钉子固定(元素随窗口缩放的方式)
- Component → 乐高积木(可复用的设计模块)
- Vector Network → 智能连线(比钢笔工具快3倍的绘图方式)
实测案例:某团队把"Frame"直译成"相框",结果开发真的做了图片边框,导致项目延期两周
场景二:开发对接鸡同鸭讲
程序员说的黑话这样破译:
开发术语 | 真实含义 | 设计侧对策 |
---|---|---|
CSS Grid | 九宫格布局系统 | 提供12列参考线 |
z-index | 图层叠压顺序 | 标注弹窗层级关系 |
!important | 强制生效样式 | 红标特殊样式 |
伪类选择器 | 特定状态样式 | 做好hover/focus态设计 |
某电商项目因把"Flexbox"翻译成"弹性盒",设计师误以为要加弹簧动效,差点做出蹦迪式排版
场景三:自学教程两眼懵
刷油管教程遇到这些词,记住对应操作:
高频拦路虎:
- BEM命名法 → 祖孙三代取名法(Block__Element--Modifier)
- Sass变量 → 智能配色宝典($primary-color: #f00;)
- Viewport → 画布伸缩器(控制移动端显示比例)
昆明某大学生把"Gutter"当"排水沟",CSS代码里写width:30px,实际要的是间距设置,导致网页变成蜂窝煤
场景四:插件报错急救指南
控制台跳红字时,先查这些高危词:
死亡代码翻译表
- 404 → 快递丢件(资源找不到)
- CORS → 跨省通行证(跨域权限)
- NaN → 不是人干的(非数字错误)
- SyntaxError → 方言不通(语法错误)
某旅游网站因把"Cookie"翻译成"饼干",运维真去清除浏览器零食记录,闹出大笑话
个人保命词典
在滇池边整理了八年,这几个翻译必须刻进DNA:
1. 布局三剑客
- Margin → 安全距离
- Padding → 内衬厚度
- Border → 防盗门框
2. 交互密码本
- Callback → 回拨电话
- Promise → 欠条契约
- Async → 双线程处理
3. 动效黑话集
- Easing → 刹车曲线
- Keyframe → 动作分镜
- RAF → 显微镜渲染
小编说点大实话
见过太多设计师栽在翻译上,有个兄弟把"Hero Image"译成"英雄图片",首页真的放了奥特曼 banner。记住——专业术语就像云南菌子,乱吃会中毒,乱译会丢人!现在就去检查你的设计文档,保不齐藏着要命的"毒蘑菇"翻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