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时长与价格是否成正比?
某机构推出9800元的6个月长线课程,但学员结业后仍不会搭建响应式页面。对比发现,A机构128课时收费1.2万元,而B机构90课时收费1.5万元,价格差源自企业级项目授权费。重点核查课程目录是否包含:
- 政府/银行等敏感行业案例
- Figma组件库源文件
- 代码审查记录
C机构因提供某上市公司官网重构方案,学员入职率高出行业均值41%。
免费试听课有多少水分?
D机构的试听案例展示「24小时做出高仿京东首页」,实际正价课学员却需要3周完成。识别试听陷阱的三大方法:
- 要求查看当前期学员的课堂录屏而非剪辑样片
- 验证讲师提供的GitHub贡献记录
- 对比试听案例与结课项目的技术栈差异
E机构因试听课使用Vue3但正课教jQuery,被23名学员集体投诉。
项目实战是否存在造假?
某培训机构宣称的「跨境电商项目」,实为修改域名和颜色的模板套用。真实企业级项目的识别特征:
- 包含非公开API接口文档
- 涉及灰度发布与A/B测试流程
- 提供UAT用户验收测试报告
调查显示,B机构使用的物流管理系统项目,直接复刻了顺丰2019年内部培训资料。
师资力量如何验证真伪?
宣称「前大厂总监」的讲师,可能只是外包团队实习生。核查师资必须获取:
- 个人所得税APP的任职履历(隐去敏感信息)
- 天眼查/企查查的关联企业记录
- 站酷/Behance等平台3年以上的作品迭代
A机构某讲师被揭发盗用他人作品集,导致该班次学员全部退费。
就业保障条款藏着哪些猫腻?
「推荐就业」不等于签订劳动合同,某机构将学员安排到合作公司做七天免费试工。必须明确的条款包括:
- 保底薪资的银行流水验证方式
- 企业内推的HR直接联系方式
- 未就业退费的阶梯扣款比例
C机构合同注明「推荐50次面试机会」,实则群发招聘网站链接。
据2024年行业暗访数据,承诺「包教包会」的机构,实际课程完课率不足63%。值得关注的是,课程体系每季度更新3个以上项目的机构,学员入职薪资比沿用旧教材的高28%。当你在选择时,不妨问自己:我需要的是镀金证书,还是真实可迁移的岗位技能?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