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肯定:打开设计软件就猛戳鼠标,结果做到一半发现布局像车祸现场。我同事老张上周就吃了这个亏——给客户做的教育网站,页面堆得比大学食堂的餐盘还乱。今儿咱们就唠唠这个理儿:为啥老司机都说"草图不画好,加班加到老"?
▎第一问:草图非得用纸笔画吗?
说句大实话,我在2018年也觉着草图设计多此一举。直到有次接了个政府网站项目,甲方在评审会上提出要把领导照片放大三倍,幸好当初的草图能证明原始布局合理,不然得重做八遍。现在我的经验是:
- 纸质草图适合头脑风暴(随手画个框架比开电脑快)
- 电子草图方便修改(推荐用Figma的草稿模式)
- 直接上设计软件等于裸考(除非你是十年老手)
举个活例子:郑州某创业团队用半小时画的分栏草图,最终开发时少改了5版方案。这省下的时间够他们多开三次产品会了,你说值不值?
工具对比表:
纸笔草图 | 电子草图 | 直接PS | |
---|---|---|---|
上手难度 | 幼儿园水平 | 需要学基础操作 | 门槛高 |
修改成本 | 撕纸重画 | 按两下删除键 | 重做图层 |
适合场景 | 初期构思 | 团队协作 | 精细设计 |
隐藏优势 | 不会被甲方改需求 | 自动保存历史版本 | 能直接导出效果图 |
▎第二问:草图到底要细到什么程度?
这事跟煮泡面一个道理——有人喜欢煮到软烂,有人就爱夹生口感。去年给某连锁餐饮做官网,草图细到连辣椒图标的位置都标好了,结果开发时还是把菜单栏整成了俄罗斯方块。现在我的原则是:
- 基础框架必须画(比如导航栏位置)
- 核心功能标注释(比如轮播图切换方式)
- 留白区域要明确(给后期设计呼吸空间)
划重点!千万别在草图阶段纠结配色,就跟相亲别急着问存款似的。有个惨痛教训:朋友公司花三天调草图颜色,结果客户品牌色是早就定死的Pantone 2945C,白忙活。
▎第三问:不会画画能搞草图设计吗?
哎,这事得辟个谣!去年参加UX大会,有个大神展示的草图全是方块加文字说明,人家照样做出获奖作品。记住这几个秘诀:
- 用几何图形代替精致图标(方框代表图片,横线就是文字)
- 箭头符号说清交互逻辑(比写500字文档管用)
- 便利贴**好使(不同颜**分功能模块)
郑州某科技园的产品经理小王,用火柴人画出了百万用户量的APP原型。关键是把"会员中心"画成皇冠图标,开发小哥秒懂要比普通按钮大20%,你说神不神?
▎第四问:草图设计能省多少改稿时间?
数据来说话:去年参与的12个项目里,认真画草图的平均改稿3.2次,没草图的平均改8.7次。最夸张的是某教育平台项目,因为没画交互流程图,支付页面改了11版才通过,差点错过开学季推广。
省时三件套:
- 在草图标注必选功能(避免开发漏做)
- 用不同线宽区分内容层级(粗线是重点模块)
- 留出扩展区域(预防甲方临时加需求)
不过要当心!某次我把草图上的"推荐位"画大了点,客户真就塞了八个广告banner进去,整个页面像贴满牛皮癣的电线杆。现在学乖了,重要区域都标最大容量限制。
小编掏心窝子说:草图设计就跟炒菜放盐似的,新手觉得麻烦,老手才知道这是成败关键。下次开工前,哪怕用外卖单背面画个框架,也能少加三天班。记住,好草图应该像郑州烩面——看着粗犷,但该有的肉片、粉条、鹌鹑蛋一样不少,端出来才能镇得住场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