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在铜仁开了家土特产网店,网站建好了却像深山里的野蘑菇——没人发现?隔壁老王家卖梵净山茶叶的,网站访问量还不如他家狗子的抖音账号?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事,保准给您整明白!
第一道坎:铜仁企业网站为啥总像"隐形"的?
上周帮碧江区某民宿改版,老板急得直跺脚:"花八千做的网站,三个月才17个访问!"一查才发现,网站加载比锦江涨潮还慢,手机打开图片都是糊的!后来做了这三件事:
- 图片压缩到200KB以内(梵净山风景图也别超过这数)
- 接入贵州本地服务器(响应速度从3秒提到0.8秒)
- 添加微信快捷登录(中老年客户最爱这个)
结果您猜咋样?访问量两周翻了五倍!所以说啊,网站基础没打好,推广就是往瀑布里撒钱!
第二问:推广预算有限咋办?
江口县张大姐的教训太典型!去年咬牙投了2万做百度推广,带来的客户还没菜市场大妈介绍的多!后来改用这套"土办法":
推广方式 | 成本 | 获客量 | 适合企业类型 |
---|---|---|---|
本地微信群 | 500元/月 | 30-50人 | 社区服务、餐饮 |
抖音同城号 | 时间成本为主 | 100-200人 | 旅游、特产 |
公交车广告 | 3000元/月 | 200+人 | 连锁门店 |
百度关键词 | 800起 | 50-80人 | 工业类企业 |
万山某猕猴桃种植户就聪明,专门拍采摘短视频发抖音,现在每天能接20多个咨询电话,比花钱推广实在多了!
第三关:怎么让外地客户找上门?
石阡县某温泉酒店的王总犯过愁:"咱铜仁的好东西,咋就出不了省?"后来网站加了这三个功能:
- 多语言切换(至少要有普通话和英语版)
- 在线预约系统(跟携程美团数据打通)
- VR实景展示(客房实拍比效果图靠谱)
现在他们家60%订单来自长三角客户,最远的还有澳大利亚游客!所以说酒香也怕巷子深,得给外地人开条网路!
最要命的误区:以为做个网站就能躺赚!
松桃县某苗绣坊就吃过这亏!网站做得跟博物馆似的,结果三个月没成一单!后来改成这模样:
- 产品页添加"一键询价"按钮(转化率升了73%)
- 故事板块讲绣娘日常(页面停留时间翻倍)
- 每周更新制作过程短视频(回头客占45%)
现在人家把苗绣卖到法国去了,巴黎设计师都来订花样!您说这网站改得值不值?
说到最后啊,小编觉得在铜仁做网站推广就跟种茶树似的——不能急功近利。重点是把本地特色揉进网站骨子里,少搞些花里胡哨的功能,多想想客户实际需要啥。对了,千万别学某些公司把首页做成企业领导**集,您说哪个客户闲得慌来看这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