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不是也动过这个念头?看着别人收购建站公司赚得盆满钵满,自己心里直痒痒。先别急!去年杭州王老板花300万收购了个"优质团队",结果三个月后发现核心程序员早就跑光了。今儿咱们就唠唠,收购建站公司那些外人不知道的门道。
一、估值水有多深?算盘珠子都得打冒烟
去年有个做餐饮系统的老板,看着目标公司年利润200万,直接按5倍PE估值。您猜后来咋样?发现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是老板自己刷的单!算估值得看这三本账:
- 客户续费率(低于60%的要警惕)
- 技术债务清单(老代码改造费可能比收购价还高)
- 团队稳定性(核心成员劳动合同剩多久)
举个实在例子:
估值方法 | 适用情况 | 风险点 |
---|---|---|
市盈率法 | 年利润稳定超100万 | 容易虚增收入 |
现金流折现 | 有长期政府合同 | 预测偏差可能达40% |
客户终身价值 | SaaS类订阅制公司 | 忽略市场变化风险 |
重点记牢:要把服务器日志和数据库权限拿到手再打款!
二、技术团队怎么验货?得比相亲查得还细
上海李总去年吃过大亏,收购时技术部有15人,交割时才发现12个是临时工。现在教您三招验货绝活:
- 让每个程序员现场改bug(真金不怕火炼)
- 检查git提交记录(看是不是就两三个人在干活)
- 要三年内的故障处理报告(能看出真实水平)
血泪教训:必须扣留20%尾款做质保金,最少留够六个月!
三、客户资源怎么算钱?这里头可有大学问
听说有个老板花80万买客户名单,结果发现90%都是僵尸粉。真值钱的客户得符合这三条:
- 最近半年有续费记录
- 超5000元
- 合同剩余期限超1年
特别提醒:要看服务协议中的转让条款,有些大客户禁止转手!
四、知识产权怎么算账?小心煮熟的鸭子飞了
深圳张老板去年栽得最惨——收购完发现所有代码版权都在前合伙人手里。现在必须查清这五样:
-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
- 域名所有权证明
- 字体图片商用授权
- 第三方插件使用权限
- 前员工竞业禁止协议
重点中的重点:让原老板签无限连带责任保证,日后出事能追偿!
**五、团队融合怎么搞?比谈恋爱还
收购后最怕出现"两张皮",北京某集团收购后员工半年跑光。这三个法子亲测有效:
- 保留原团队办公地点三个月(给缓冲期)
- 设置阶梯式绩效奖金(干满一年再发大头)
- 每月搞技术交流会(消除隔阂)
您别说,有个老板用这招,愣是把离职率从70%压到15%!
说点行业内幕
干了十年并购咨询,见过太多老板被表面数据忽悠。说句掏心窝的:收购建站公司关键看人,其次看客户,最后看代码。就像我客户老周,宁愿多花50万也要留住原CTO,结果人家带来三个千万级项目。您现在最担心收购中的哪个环节?是怕踩法律雷还是怕团队散伙?评论区唠唠,没准我能支个妙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