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东莞企业总在服务商上踩坑?
去年东莞某机械厂换了3家代运营公司,烧了20万推广费只拿到7个无效线索。问题根源在于:多数企业用"朋友推荐""价格低"作为选择标准,却忽略了服务商的真实操盘能力。今天教你用5个硬核方法破局。
第一招:查资质要看"三码一案例"
警惕陷阱:有些公司挂着"百度五星代理商"称号,实际只是二级分销商。
- 必查资质:
① 百度营销认证官网可查的"东莞地区授权编码"
② 工信部备案的"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"
③ 东莞网络营销协会会员证书(防皮包公司) - 案例验证:要求查看同行业近3个月后台数据(点击率/转化成本)
个人建议:遇到只展示"总消费额"不透露投产比的服务商,直接淘汰。
第二招:比价格必须分解成本结构
灵魂拷问:为什么有的服务商收费3000元/月,有的要2万?
- 健康报价应包含:
- 账户优化费(占比30%-40%)
- 物料制作费(创意/落地页设计)
- 数据监测服务费
- 东莞行业潜规则:
- 报价低于5000元/月的,往往用实习生操作账户
- 突然承诺"保证效果"的,可能准备跑路
第三招:看案例要挖执行细节
真实场景还原:某东莞家政公司被"月增客300+"案例吸引,合作后发现是C端刷单数据。
- 案例盘问技巧:
问:这个客户日均预算是多少?
问:你们调整过几次投放时段?
问:转化率提升的核心操作是什么? - 危险信号:
支支吾吾说"商业机密"的
只给看数据截图不给后台权限的
第四招:测能力先做"7天诊断"
东莞本地化测试法:
- 要求服务商提供现有账户的"健康度报告"(重点关注)
- 关键词匹配模式合理性
- 落地页跳出率行业对比值
- 实操测试:给出500元预算,观察3天内能否获取有效线索
- 查看日报格式:含时段转化分析+竞争对手动向上报的优先
特别提醒:东莞制造业慎选没有机加工行业经验的服务商,他们可能把CNC机床维修客户引给钣金加工厂。
第五招:签合同必须锁定"三个率"
血泪教训:某东莞货代公司签了年框合同,结果服务商把"展现量提升50%"当KPI完成。
- 合同必备条款:
- 有效率:无效线索判定标准(如:接通后说打错的算无效)
- 稳定率:每月账户结构优化次数≥2次
- 透明率:后台权限实时开放+数据异常2小时预警
- 东莞特色补充条款:
要求配备会讲粤语的优化师(提升本地客户沟通效率)
最新行业情报:东莞头部服务商正在悄悄布局"AI托管系统",某电子元器件企业使用智能出价工具后,单月有效线索量提升217%。但注意:完全依赖AI的账户,在虎门服装、长安五金等红海行业容易翻车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