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签完合同才发现是个皮包公司,3个月烧光20万预算。” 东莞南城某模具厂李经理的经历不是个例。根据市工商局数据,2023年东莞新增数字营销公司超400家,但42%在半年内注销。究竟哪些标准能真正筛选出靠谱团队?
一、资质验证:警惕“三无”包装团队
厚街某服装厂曾选择号称“百度官方合作”的代运营公司,后来发现连基础营销资质都没有。真正靠谱团队必须同时具备:
- 百度营销认证服务商(官网可查授权编号)
-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B2-XXX格式)
- 团队成员官方认证(至少3人持有百度营销大学证书)
避坑提示:要求对方打开百度营销平台后台,查看账户是否归属其公司主体。
二、数据透明度:敢不敢签对赌协议?
东莞东城某机械企业合作的代运营方,每次只给PDF报表。后来改用可实时登录的BI系统,发现25%的消费来自无效时段。必须确认5项数据开放:
- 每日关键词实时排名
- 搜索词报告原始数据
- 客服聊天记录存档
- 竞品投放对比分析
- 账户操作日志追踪
三、行业经验匹配:别信“万能专家”
大朗某家具厂曾找食品行业起家的运营团队,结果把“红木沙发”错投到C端消费者人群。验证行业实操能力的3个细节:
- 案例库关键词数:制造业团队至少掌握5000+工业品长尾词
- 硬件配置:B2B企业需检查是否配备工业相机拍摄素材
- 客服响应:要求提供特定场景咨询话术(如机械设备的参数问询)
四、收费模式:避开“捆绑架”陷阱
塘厦某电子厂签订的“套餐制”合同,实际服务成本占比超40%。健康的分成结构应是:
- 基础服务费 ≤ 总预算的15%
- 效果提成 按增量业绩计算(例如:超基准线部分抽10-20%)
- 消耗返点 要求明示(正规代理商返点3-8%)
五、迭代能力:半年更新3次策略是基础
常平某包装厂合作代运营团队3年未调整物料,导致CTR(点击率)从2.1%跌至0.7%。7个必备更新机制检查项:
- 每周更新否定关键词库
- 每月测试2版新创意
- 每季度调整投放设备比例
- 每年升级3次转化追踪系统
近半年监测数据显示,东莞地区实际产生效果的代运营团队有个共性:敢承诺45天见效周期,并提供退款保障条款。建议中小企业在合同补充条款注明:“若连续2个月咨询成本高于行业均值30%,自动终止合作且退还剩余服务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