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80%的企业建站超预算?
某机械制造商因合同未明确功能迭代条款,被迫支付12万“解密费”提取网站数据。数据显示,商建站合同**中63%源于条款模糊,27%因资质不全导致项目烂尾。签合同不是终点,而是商业博弈的起点。
一、主体资质:别让皮包公司吃掉你的预算
问题:如何验证建站公司不是空壳?
- 查五证:要求提供《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》,持证企业技术合规性提升3倍
- 验团队:技术人员占比≥70%才是真服务商,某头部建站公司研发团队达91%
- 溯案例:用Whois反查官网域名持有者,现场登录案例网站后台验证真实性
_血泪案例_:某快消品牌签约后才发现建站公司用大学生**开发,项目延期4个月损失50万订单。
二、需求清单:功能描述必须颗粒化
致命陷阱:合同写着“包含商城功能”,实际缺少:
- 支付接口(微信/支付宝年费3000元)
- 库存预警模块(二次开发费8000元)
- 数据看板(单独收费1.2万/年)
_避坑公式_:功能项=模块名称+技术参数+验收标准
例:商品管理系统需包含SKU管理、多规格设置、批量导入导出功能(支持Excel/XLSX格式),承建方需提供3次免费操作培训。
三、交付物清单:源码归属决定生死线
90%新手忽略的版权黑洞:
- 字体版权(某企业因用微软雅黑被索赔28万)
- 图片素材(需明确图库授权范围)
- 开源框架(GPL协议要求必须公开衍生代码)
_必备条款_:
- 源代码交付:含数据库结构文档、API接口文档
- 知识产权担保:建站方承诺不侵犯第三方权益
- 交接清单:服务器账号、域名管理权、SSL证书需书面移交
四、验收流程:别被“假交付”套牢
反例:某公司验收时只检查页面显示,上线后才发现:
- 移动端图片加载需8秒
- 后台同时登录10人即崩溃
- 没有SQL注入防护
_三级验收标准_:
- 功能测试:用千元安卓机实测支付流程
- 压力测试:模拟500人同时下单不卡顿
- 安全审计:出具第三方渗透测试报告
五、风险阀门:把违约金变成护城河
数据冲击:68%的合同**因违约成本过低引发,建议设置:
- 进度违约金:每延迟1天扣合同额0.5%
- 数据保障金:留存10%尾款,确保三年内历史数据可追溯
- 竞业赔偿:禁止服务商为同行开发相似功能
_创新条款_:某建站合同约定“自然流量6个月未达5000UV,退还30%费用”,将技术指标转化为对赌协议。
商建站合同不是法律文书,而是商业战争的作战地图。当你的竞争对手用0.5mm的条款精度把控风险时,你还在为“原则上”“尽量”这种模糊表述买单吗?签字的笔尖下,藏着的可能是下一个百万级流量入口,也可能是吞噬预算的无底黑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