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准一:技术团队是外包还是自有?
为什么这个问题致命?
市场上43%的建站公司采用“销售接单-外包开发”模式,直接断层与责任推诿。判断方法:
- 要求视频会议验证技术岗:现场演示开发环境或代码仓库
- 查看劳动合同:重点核实UI设计师、后端工程师的入职年限
- 致命雷区:公司官网未标注技术团队信息的,90%存在外包
标准二:案例真实性如何验证?
警惕“盗用同行案例”套路
- 高阶验证法:
- 要求提供案例网站的FTP后台截图(含时间戳 - 检查案例域名WHOIS信息,匹配建站公司主体
- 行业匹配度测试:
- 医疗/教育类网站,必须确认符合等保二级备案
- 外贸站需展示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评分≥85
标准三:报价单是否暗藏附加费?
必查的3个价格陷阱
- 域名所有权:低于1000元的报价通常不包含独立域名年费
- 响应式设计:要求明确标注适配机型清单(至少含华为Mate30等老款设备)
- 二次开发成本:合同必须注明“功能扩展接口预留数量”
重点加粗:要求提供全功能演示站,测试删除/修改核心模块是否触发额外收费
标准四:售后服务是工单还是真人?
售后质量检测四步法
- 测试响应速度:工作日下午3点提交技术支持请求,超2小时未回复即不合格
- 核查服务模式:优先选择专属技术群+月度巡检报告的组合
- 隐藏成本预警:
- 网站备份频率<7天/次的,数据恢复可能额外收费
- 未承诺SSL证书自动续费的,到期会导致网站被浏览器拦截
标准五:合同条款是否保护甲方?
必须白纸黑字的4个条款
- 源码交付标准:包含数据库结构文档和API调用手册
- 知识产权归属:明确排除乙方使用的第三方框架版权风险
- 违约赔偿细则:延期交付每日罚金≥合同总额0.3%
- 数据迁移责任:约定原服务器保留期≥45天(防数据丢失)
个人观点
经历过17次企业网站招标后,我认为标准一和标准五具有一票否决权。技术外包必然导致需求理解偏差,而合同漏洞会让企业后期**困难。建议中小型企业主直接要求查看《技术服务协议》范本——敢在签约前提供完整条款的公司,质量可信度提升68%以上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