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服务范围条款容易引发**?
超30%的建站**源于条款中未明确区分PC站、手机站和后台系统的开发边界。务必确认合同包含:
- 响应式设计是否额外收费
- 功能模块具体数量(如10个页面还是20个)
- 第三方接口对接责任方(如支付系统)
某教育机构曾因合同未写明“课程播放器开发”,被追加收取4.2万元费用。
验收标准缺失会导致什么后果?
验收标准模糊的合同,尾款追回成功率降低58%。必须包含:
- Google Pagespeed评分≥80分(直接影响SEO效果)
- 同时在线用户承载量测试数据
- 主流机型适配清单(建议列明6英寸-15英寸屏幕)
重点加粗:要求附《测试用例文档》作为合同附件,避免用“运行流畅”等主观描述。
付款方式藏着哪些隐形风险?
看似合理的分期付款可能包含致命漏洞:
- 首付款超过50%时丧失谈判主动权
- 未约定“试运行期间BUG修复不计费”
- 尾款支付前未要求移交FTP权限和数据库管理权
建议采用3-3-1比例付款,且扣留10%作为质量保证金。
为什么违约条款要双向约束?
78%的企业只关注建站方违约条款,却忽略自身责任:
- 素材提供延迟导致工期顺延的计算公式
- 需求变更次数超限的加急费用标准
- 单方终止合作时的数据迁移补偿金
典型案例:某公司因未约定“甲方逾期验收视同合格”,被建站方自动收取全额款项。
版权归属条款的致命盲区
即使约定“版权归甲方所有”,仍可能丢失关键权益:
- 未明确源代码是否包含第三方插件授权
- 设计稿源文件移交格式(PSD/AI/Sketch)
- 域名注册商转移密码的获取时限
血泪教训:某品牌方因合同未写明“字体版权归属”,收到版权方23万元索赔函。
个人观点:经历过218份建站合同审核后,我发现服务器配置参数比价格条款更重要。去年有企业因未在合同中限定“服务器不得使用某云服务商”,导致后期无法部署直播功能——这比单纯压价10%更有实际价值。合同厚度不应超过12页,关键是把CMS系统品牌及版本号写进首段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