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ICP备案不等于合法运营?
当服务商展示备案号时,新手常误认为万事大吉。实则需核查:
-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(工信部官网查验)
- 等保测评报告(金融/医疗类必备)
- 著作权登记证书(证明代码非盗用)
某教育机构合作无证公司,因数据泄露被罚120万。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,输入公司名称即可验证资质真伪。
如何识破虚假案例包装?
面对精美案例展示,执行三项验证:
- 用Chrome开发者工具查看网页Meta信息(是否含其他公司版权)
- 通过站长工具反查案例站外链(是否购买虚假权重)
- 要求视频演示后台管理系统(看功能是否真实可用)
某制造企业发现服务商案例实为抄袭,通过BuiltWith技术检测工具查出真实建站工具与宣传不符。记住:真实案例必提供管理员账号供测试。
开发团队背调四步法
如何确认不是外包团队?
- 视频会议中要求展示GitLab提交记录(看开发周期是否合理)
- 核查专利信息(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可查)
- 比对官网团队照片与社保缴纳名单
- 要求提供IDE授权证明(如WebStorm正版证书)
某电商客户用此法发现某公司虚报10人团队,实际开发仅3人。重点查看软著登记中的开发者姓名是否与员工一致。
合同里的五个生死条款
必须明确的条款:
- 移动端LCP≤2.5秒(3G网络下测试)
- 源代码交付含完整注释和技术文档
- 数据迁移责任归属(旧站到新站的转移)
- 漏洞修复响应时间≤4小时
- 三年内技术债务处理方案
某连锁品牌因未约定第5项,两年后系统升级多付17万。技术债务清单应作为合同附件。
价格陷阱识别公式
遇到"全包价"时计算:
(人工成本×工期)+(服务器等硬件成本)+ 30%利润 = 合理报价
若报价低于此公式结果,可能存在:
- 使用盗版插件(法律风险)
- 省略安全测试(被黑风险↑65%)
- 虚报开发人数(工期拖延)
某企业接受2万元"全包"方案,后期因数据恢复额外支付8万。要求服务商提供《成本构成明细表》。
售后服务的三个关键指标
验收后必须确认:
- 错误日志监控系统是否移交
- 是否提供流量异常预警(如突增300%)
- 安全更新维护周期(至少每月一次)
某医疗平台因无预警系统,遭遇DDoS攻击瘫痪12小时。SLA服务协议应包含99.9%可用性承诺。
技术栈选择的红线标准
当听到"最新框架"时需警惕:
- Vue/React必须提供IE11降级方案
- 拒绝采用GPL协议的开源系统(有代码开源风险)
- 移动端必须支持WebP和AVIF格式
- 禁用document.write等过时API
某零售企业采用激进技术方案,导致12%用户无法访问。要求查看CanIUse兼容性报告。
2024年行业数据显示:按此标准筛选的企业,官网项目成功率提升至89%,而随意选择的企业失败率达63%。当你听到销售说"我们采用自主研发框架"时,不妨要求查看npm下载量——真正的企业级方案,必定建立在成熟生态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