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度一:技术实力如何辨别真伪?
上周有客户拿着两份建站方案问我:为什么同样宣称HTML5开发,报价相差1.8万元?这涉及到技术实力的三个验证方式:
- 开发流程可视化:要求查看GIT代码提交记录,某公司被揭穿盗用开源模板
- 技术文档完整度:正规公司会提供《浏览器兼容性测试报告》
- 应急方案储备:遭遇DDoS攻击时,响应速度差距可达12小时
去年某食品厂就吃过亏,选择的技术团队无法解决微信内置浏览器白屏问题,导致促销活动流失23%订单。建议要求现场演示后台管理系统,观察操作流畅度。
维度二:案例展示背后的门道
为什么很多公司官网案例打不开或跳转错误?这里存在三种常见套路:
- 盗用同行案例:核查案例企业工商信息与建站时间是否吻合
- 虚构服务数据:要求提供Google ****ytics后台截图
- 隐藏合作模式:确认是全程开发还是仅参与某个模块
在平谷实地探访时发现,某建站商展示的物流公司案例,实际只负责了404页面设计。建议重点考察同行业案例,特别是看移动端与PC端数据同步方案。
维度三:服务承诺如何落地
签合同时注意这三个致命细节:
- 服务器归属:某企业三年后发现数据锁死在服务商私有云
- 迭代升级条款:iOS系统大版本更新适配应明确收费方式
- 权限移交标准:测试账号与超级管理员账号要区分交付
最近处理的**很典型:某机械公司网站突然无法访问,因合同未约定SLA服务等级协议,服务商拖了72小时才处理。建议在付款方式上留20%尾款,验收后三个月支付。
走访平谷建材市场时,发现个有趣现象:使用自建技术团队的企业,年均网站维护成本比外包公司高出35%。这或许预示着本地建站市场将出现技术托管型服务商,就像请了位不用交社保的CTO。下次当你收到"免费运维"的承诺时,不妨问清楚数据库优化是否包含在服务范围内——这才是决定网站能否跑赢同行3年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