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尴尬?兴冲冲做了个美食网站,结果访客来得快去得更快,连个菜谱都没看完就跑了。我表姐在簋街开川菜馆,去年花五万八做的官网,三个月下来访问量还没她家后厨的耗子多。今儿咱们就掰扯掰扯,这美食网站到底咋整才能让人流着口水看下去。
美食网站三大作死设计
先说几个要命的误区,这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。朝阳区某网红餐厅的网站,非要用火锅沸腾的GIF当背景,结果加载速度慢得能煮熟毛肚。最招人烦的设计前三名:
- 自动播放视频(流量杀手+社死神器)
- 菜谱步骤分十页展示(翻页翻到抓狂)
- 找不到立即订座按钮(藏在二级菜单深处)
海淀有个做轻食的工作室更绝,把卡路里计算器做成弹窗,每次打开都蹦出来,用户气得直接拉黑。
功能清单里的隐藏加分项
您可能不知道,望京某韩餐店靠这三个功能把复购率提了四成:
- 食材溯源地图(能看白菜从哪块地来的)
- 辣度可视化调节(拖动滑块即时预览红油量)
- 厨具一键购买(看完菜谱直接买同款锅具)
必备功能和鸡肋功能对比表:
| 功能类型 | 必须上马的功能 | 可以缓缓的功能 |
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
| 核心功能 | 在线排号/外卖直达 | AR虚拟试吃 |
| 用户黏性 | 会员积分抵现 | 小游戏抽奖 |
| 技术投入 | 多端适配 | 3D菜品展示 |
内容运营比设计更重要
国贸某高端日料店的案例值得细品:他们主厨每天更新"失败料理日记",反而引来十万粉丝围观。留住吃货的秘诀就三招:
- 每周三固定更新当季食材故事(比如三文鱼洄游科普)
- 用户上传作品打榜功能(月度最佳得免单机会)
- 隐藏菜谱解锁机制(集齐五个菜评论可兑换)
记住喽,吃货们要的不是冷冰冰的菜单,而是能参与的美食剧场。
自建平台还是入驻美团
这事儿得算明白账。双井某烘焙坊做过对比实验:
- 自建网站首年投入4.2万,获客成本18元/人
- 美团年费1.2万,但每单抽成23%
三个月后的数据对比:
- 自建平台复购率高出37%
- 美团带来的新客多两倍
- 自营用户客单价平均多68元
所以最好玩双线作战,把美团当广告位,把用户引到自家网站来。
那天下班看见俩小姑娘在奶茶店门口扫二维码,突然就明白个理儿:美食网站做得再美不如让人记住味道。不如在每道菜详情页加段厨房白噪音——炒菜的滋啦声、炖汤的咕嘟声,保准看得人肚子直叫唤。记住喽,吃货是用舌头投票的,网站要是能勾出哈喇子,订单自然跟着来!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