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,开餐馆的老王握着刚签的建站合同来找我诉苦:"说是五千块全包,结果做个在线点餐功能又要加三千!"这场景每天都在上演——据统计,68%的企业在建站首年会产生额外支出,而这些费用原本都该包含在合同里。
场景一:低价诱饵钓大鱼
城西建材市场的李老板至今心有余悸。去年被"3980元全包建站"吸引,签完合同才发现:
- 产品图超过20张要按张收费
- 手机版网站算增值服务
- 后台账号居然要单独购买
破解秘籍:
- 要求提供详细报价单(精确到每个按钮的功能)
- 合同注明"功能清单外需求免费率"
- 坚持三期付款(预付款+40%初稿验收+30%上线付)
后来他换了家靠谱公司,合同里写明"包含50个产品页+双端适配+终身后台权限",总价反而比之前还便宜2000块。
场景二:模板建站变脸秀
我表妹的舞蹈工作室就栽在这上头。建站公司给看的案例光鲜亮丽,交付的网站却和隔壁美容院撞脸——连banner图都是P了个标题直接套用。更坑的是:
- 改个字体颜色要等三天
- 节日活动页要另付1500/次
- 网站源码锁死在对方服务器
自救方案:
- 签约5个真实客户案例(必须能电话核实)
- 合同写明"提供网站源代码及数据库权限"
- 测试修改响应时间(超过24小时扣款)
现在她的新网站支持自主更换背景,搞促销活动自己就能更新横幅,省下的钱都买了新音响设备。
场景三:隐藏收费连环套
开发区刘总的血泪史最具代表性:
- 首年服务器免费→续费时报价翻三倍
- 网站备份要买云存储服务
- 流量超5000IP要升级套餐
反制攻略:
- 服务器必须自选供应商(推荐阿里云/腾讯云官方渠道)
- 合同注明"续费价格涨幅不超过10%"
- 要求提供流量预警机制(提前15天通知)
他现在把网站托管在腾讯云,三年费用才抵之前一年的支出,还自带DDoS防护,再也不用担心被勒索。
技术陷阱四重奏
- SEO埋雷:不装百度统计/不提交sitemap
- 移动端摆烂:直接用PC站缩放
- 安全漏洞:默认账户不删除
- 备案甩锅:让客户自己跑通信管理局
检测清单:
- 打开手机看导航栏是否清晰
- 搜索site:域名查看收录情况
- 用站长工具查加载速度
某教育机构就是自查发现网站没做301重定向,找回流失的37%搜索流量,相当于每月多接20个咨询。
干了十年互联网,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某建站公司把客户官网做成单页H5——点返回键直接跳竞争对手网站!说真的,选建站公司就跟找对象似的:
- 别信天花乱坠的承诺(说什么三天建站八成是模板)
- 重点考察售后响应速度(下午五点后还能联系上才靠谱)
- 必须拿到全部管理权限(就像买房要拿房产证)
下次签合同前,记得让技术员当面演示后台操作。要是连个文章发布都要找客服,赶紧跑!毕竟你的网站不该是建站公司的提款机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