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为什么海淀企业总在建站推广上踩坑?
根本原因是信息差武器化——建站公司利用你对技术条款的不熟悉埋雷。海淀市场监管数据显示:2023年涉及建站服务的投诉中,隐性收费和后续服务缺失占比达67%。
问题一:你们在海淀有实体技术团队吗?
别被"全国分公司"话术忽悠:
- 要求查看海淀办公场地租赁合同(非虚拟注册地址)
- 核实技术人员社保缴纳单位(防止外包游击队)
- 突**况响应测试:下午6点后拨打技术支持电话
避坑证据链:海淀科技园某公司曾签约"本地服务商",结果发现技术团队在河北远程操作,故障响应延迟超8小时。
问题二:合同里的"百度收录"具体指什么?
警惕文字游戏:
- 魔鬼藏在定语里:"保证1000个页面被百度收录" ≠ "1000个有效内容页被收录"
- 必须要求写明收录页面类型(产品页/新闻页)和具体URL清单
- 补充条款加注:未达标页面按500元/页赔偿
海淀真实案例:某教育机构签合同时未明确细节,结果公司把404错误页都算入收录量。
问题三:能提供海淀同行业案例的后台数据吗?
眼见未必为实:
- 要求登录案例网站后台查看百度统计原始数据(注意日期筛选)
- 重点核对海淀本地流量占比(低于30%的案例没有参考价值)
- 查验关键词排名波动曲线(稳定3个月以上的排名才可信)
数据陷阱:上地某建站公司展示的案例突然飙升的流量,后被查出是短期竞价广告投放结果。
问题四:为什么同行建站报价差5倍?
拆解价格黑洞:
- 3000元套餐:使用境外非法服务器(无法ICP备案)
- 1.5万元套餐:模板系统年费另收(通常每年8000元)
- 3万元套餐:包含海淀科委认证的HTTPS加密协议
海淀价目表潜规则:报价低于8000元的套餐,90%不包含网站数据**移交(想要源代码得再加钱)。
问题五:推广效果不达标怎么补救?
把后悔药写进合同:
- 要求建立三方共管账户(预留30%尾款由银行托管)
- 明确流量补偿方案(如自然流量未达标,用竞价广告补量)
- 约定数据迁移保障(更换服务商时原公司必须配合交接)
血泪教训:海淀西二旗某企业因未约定数据迁移条款,原建站公司勒索8万元才释放数据库权限。
独家数据:海淀建站市场逆向淘汰定律
2024年行业调研显示:敢提供网站操作日志实时查看权限的公司,平均存活时长比行业均值多3.2年。建议签约前突击检查服务商的客户管理后台——真正技术过硬的公司,绝不会害怕展示实时工作动态。
个人洞见:海淀建站市场已出现"技术倒爷"新变种——购买知名公司废弃的二级域名,包装成自有案例。教你一招破局:在百度搜索框输入"site:案例网址",查看收录页面的最新更新日期,超过3个月未更新的必有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