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杭州拱墅区某个社区服务中心,67岁的王阿姨第5次来求助:"姑娘帮帮忙,这电费查询入口咋又变位置了?"工作人员小张发现,国网APP最近改版后,原本显眼的"生活缴费"图标变成了英文缩写"Payments"。这事儿可不只是个例,2023年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,61.2%的银发族在办理基础电力业务时遭遇过界面障碍。
字体放大反成干扰?
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做过一次有趣测试:给老年用户组的页面字体放大150%,结果操作正确率反而下降18%。设计总监李峰指出问题关键:"单纯放大就像把书怼到眼前看,真正需要的是信息聚焦。"他们后来在余杭区试点"长辈模式",把首页12个功能入口压缩为3个高频按钮,缴费成功率立竿见影提升到92%。
企业用户最头疼啥?
苏州工业园区某芯片厂后勤主管吐槽:"每月核对20个电表数据,得在不同页面切换七八次。"国网新版企业后台新增的"多账户驾驶舱"功能,现在能像股票自选股一样添加常用电表。配合数据对比工具,原本三小时的工作量缩短到15分钟——这可是用着惠普老款办公电脑实测的数据。
紧急报修怎么不紧急?
上个月北京暴雨夜,朝阳区刘先生家停电后,在APP里翻了6层菜单才找到报修入口。新上线的"智能故障诊断"功能有个隐藏技巧:对着黑屏拍照就能自动定位故障类型。海淀供电所王班长透露:"现在80%的简单故障,系统能直接派发维修包,比传统人工接单快23分钟。"
视觉设计暗藏玄机
国网设计团队在宁波做的眼动实验发现,用户视线总被红色警示信息带偏。最新迭代的"冷静蓝"配色方案,把警告色改用动态波纹效果。慈溪供电局客服小陈说:"改版后咨询电话量降了四成,用户更容易专注核心操作了。"
多端适配的隐形战场
内蒙古牧区的琪琪格用Pad缴电费时总遇到界面错位,国网工程师在鄂尔多斯牧区蹲点三天才发现问题:很多牧民还在用iPad4这类老设备。现在的新框架能向下兼容到iOS9,这在技术圈可是个狠活——要知道连某宝APP都放弃支持十年前的系统了。
小编观点
好的电力页面设计不该追求科技感爆棚,而是要像家里电闸箱那样——平时不起眼,急用秒定位。下次改版前,建议设计师先去营业厅当三天志愿者,保准能整明白老百姓的真实需求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