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90%的人找附近公司踩坑?
新手常误以为“距离近=服务好”,但行业调研显示,方圆5公里内的建站公司有43%是代理中介。去年有位服装店主花了2.8万,最后发现所谓的“本地团队”竟把项目转包给外地大学生。
避坑技巧1:查三证锁定真身
打开企业信用公示系统,输入公司名称后重点看:
- 注册地址是否与办公地一致(警惕商住两用地址)
- 成立时间<2年的要核查案例真实性(要求视频验证施工现场)
- 经营范围必须包含“网站开发”(很多传媒公司实际只做模板)
避坑技巧2:用地图软件拆穿伪装
在地图APP搜索时别直接点排名前3的广告位,试试这个组合筛选:
- 开启“街景模式”查看门头照(真实企业vs居民楼工作室)
- 对比不同平台的照片(美团、大众点评、百度地图交叉验证)
- 查看最新评论中的施工照片(带时间水印的现场图最可靠)
避坑技巧3:费用陷阱紧急避让
当听到这些收费话术请立即警惕:
- “服务器托管费按年收取”(正规公司包含首年费用)
- “后期维护需购买套餐”(基础BUG修复应含在合同)
- “域名必须在我们这注册”(国际自主管理)
去年北京某教育机构就因域名归属问题,损失了价值15万的SEO流量。
避坑技巧4:需求沟通防忽悠指南
带着这3个专业问题去面谈:
- “能否在合同中明确CMS系统类型?”(拒绝模糊的“自主研发”说辞)
- “网站备份方案是日备还是周备?”(数据安全必须写进附加条款)
- “交付后是否提供FTP独立权限?”(防止被绑定在特定服务商)
避坑技巧5:验收阶段保命秘籍
别被华丽的演示页面迷惑,现场要求:
- 用第三方网速测试工具检查加载速度(超过3秒立即整改)
- 在手机4G网络下测试响应式适配(避开公司WiFi优化假象)
- 让技术人员当场修改页脚文字验证后台权限(防止交付**版)
独家验证法:5分钟识破皮包公司
拨通电话后突然改用方言提问:“你们老板是哪里人?”
- 真本地公司:自然接话并切换方言
- 中介机构:支吾推脱或直接挂断
某连锁餐饮品牌用这个方法淘汰了6家假本地服务商,最终节省了9.8万预算。
最新行业警报: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建站公司中,61%的虚假宣传集中在“本地化服务”承诺。一位从业12年的技术总监透露:“真正有开发能力的本地团队,合同里必然包含‘现场部署’条款。”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