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每年超500家东莞企业被坑?
长安镇某机械厂老板曾向我吐槽:“花了8万做网站推广,结果后台连流量数据都看不懂。” 根本原因是企业主盲目相信“包排名”“三天上首页”的承诺。真正专业的服务商,会先问你的客户分布区域、产品利润结构,而不是急着签年框合同。
识别皮包公司的3个危险信号
- 案例库只有截图没有链接:某南城企业发现服务商展示的“百万流量案例”,点进去竟是跳转到阿里巴巴店铺
- 合同不注明效果指标:警惕“保证百度收录”这类废话条款,正规合同会写明“核心词前20名数量”“移动端适配率”
- 技术团队外包三次转包:要求查看社保缴纳记录,某大岭山家具厂发现所谓“10人技术组”实际是大学生**
“东莞有67%的网络公司主营业务其实是做企业邮箱,网站建设只是配套服务”——2024年本地行业调研数据
效果评估的5把手术刀
• SEO质量检测:要求服务商每周提供《关键词波动表》,观察“东莞+镇街+产品词”的排名稳定性(如“厚街五金冲压加工”)
• 流量转化漏斗:查看从搜索到留资的实际转化率,某电子厂发现虽然日均访问量200+,但90%流量来自无效国家IP
• 移动端生死线:用Google的Mobile-Friendly Test工具检测,加载速度超过2.5秒的网站会流失53%用户
• 内容更新频率:签订“每月至少8篇原创地域文档”条款,某塘厦模具企业靠《东莞各镇街厂房租赁避坑指南》获取37%新客
• 安全防护能力:检查SSL证书有效期+服务器防火墙日志,某茶山电商企业因漏洞被植入博彩链接,百度权重直降为0
价格谈判的2个隐藏维度
▶ 服务周期弹性
- 要求首期款不超过总金额30%,某寮步包装厂将付款节点设为“首页词达标10个付40%”
- 把续约价与KPI挂钩(如年度咨询量增长低于15%则自动降价20%)
▶ 数据资产归属
- 明确网站源码、原创内容、用户数据库的产权,某虎门服装厂因未约定条款,离职服务商竟要收2.8万“数据赎回费”
- 在合同附录写明“停止合作后须移交Google ****ytics完整操作权限”
独家洞察
服务过46家东莞制造企业后,我发现一个反常识现象:选择服务商时,企业规模与服务质量成反比。某20人小型工作室为长安机械厂做的官网,三年带来2300万销售额;而某号称“千人团队”的公司给大朗毛织企业做的网站,月均咨询量竟不足5条。建议重点考察服务商在特定细分领域的实操案例——比如做机械网站的就别看他们的服装类作品。
终极测试:让服务商现场演示如何优化“东莞黄江二手设备回收”这个词,能说出“在企鹅号发布评估攻略+百度地图标注多个回收点”具体步骤的,才算是真懂本地化运营的行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