瞅见隔壁办公楼的政务大厅排长队,手机上办事却卡在404页面?您家单位的主页是不是还停留在2015年的画风?去年榆垡镇的王书记咬牙花8000块改版门户网站,现在月访问量都破万了,关键是群众满意度蹭蹭涨。这钱到底花在哪儿才算刀刃上?
预算不过万就建不了门户网站?
实话跟您说,大兴本地建站市场水深得很。某外包公司张嘴要十几万,其实核心功能就三项:信息发布、在线申报、智能问答。说个真实案例:旧宫镇某社区花1.2万搞定的门户站,功能比某些要价八万的还齐全。记住这三个成本大头:
- 服务器租赁(政务站点必须用国内机房)
- 等保测评(二级等保得预留3万预算)
- 无障碍适配(视障人士专用通道不能省)
看到这您可能要问:自己招人开发是不是更划算?给您算笔账:养个专职前端月薪至少1万5,美工8千起,这还不算五险一金。要我说,找本地外包公司按月维护划算,像亦庄那家产业园里的服务商,年费才收1.8万还包三次升级。
功能越多越高级?
千万别被那些"区块链政务""元宇宙大厅"的噱头忽悠。去年某街道办的VR办事大厅,花了二十多万做出来,结果老年人压根不会用。群众最关心的始终是三件事:
- 办事指南是不是最新版(带不带红头文件下载)
2 预约系统会不会卡在最后一步(医保预约量高峰期要扛住) - 智能客服能不能听懂"伤残补助"和"残疾补贴"的区别
拿黄村镇的网站改版来说,他们砍掉了华而不实的3D地图,把资源都砸在智能问答训练上。现在输入"营业执照过期"能自动关联延期办理入口,比原来电话咨询量少了七成。
政务网站就不能做得接地气?
您看新媒体大厦那家建站公司的案例库,清一色蓝白配政务风,其实政策解读也能玩出花。采育镇去年在官网搞了个"农补计算器",老乡输入承包地亩数直接显示补贴金额,比发二十页PDF管用多了。手把手教您做政策解读三件套:
- 互动计算器(生育津贴、养老金都能算)
- 方言语音播报(解决老年人看不清字的问题)
- 情景剧短视频(**补偿流程拍成系列短剧)
听说魏善庄搞了个创新,把便民服务站搬进微信小程序,结果访问量反而是PC端的3倍。这事儿告诉我们:政务网站也得跟着手机走,别死磕电脑端。
个人觉着吧,建政务网站就跟装修办事大厅一个道理,门面修得漂亮不如动线设计合理。那些花大钱搞全景漫游的,真不如在首页最显眼位置放个"高频事项快捷入口"。对了,验收时记得到村里找大爷大妈试操作,他们能用明白才算合格。您品,您细品,现在哪个单位的网站要能做到像抖音一样让人刷得停不下来,群众办事效率至少提三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