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不是经常看到春熙路的店铺转让广告?去年我邻居刘姐在双楠开的串串店差点关门,就因为她死活不信"现在年轻人都从网上找吃的"。后来咬牙花三天做了个网站,现在外卖订单占六成,还接到过北京游客的团餐预约。今儿咱就摆摆这个龙门阵,保准您听完直拍大腿:"早该这么搞!"
场景一:铺面选错咋补救?
(宽窄巷子王哥的教训)
去年王哥在支矶石街租了个二楼铺面,开业三个月日均客流不到20人。后来做了三件事:
- 网站首页嵌入街景导航(路痴也能找上门)
- 开通线上取号排队(路过游客手机就能拿号)
- 菜品页加短视频解说(把冷吃兔拍成舌尖上的成都)
结果您猜咋着?现在周末等位提示能排到200多号,二楼反而成了优势——安静环境被标注成"拍照打卡专区"
场景二:不会运营咋获客?
(玉林路奶茶小妹的逆袭)
刚毕业的小芳接手家里奶茶铺时,整条街七家奶茶店卷得要死。我教她这么玩网站:
- 隐藏款饮品预告(每周三更新神秘菜单)
- 会员积分换麻将教程(成都妹儿就好这口)
- DIY配方模拟器(顾客自己调的比例真能做)
最绝的是搞了个"方言点单"功能,现在抖音同城热榜月月上,省了八千多推广费
场景三:转化太低咋整?
(青羊宫茶馆的数字化妙招)
张叔的茶馆开了二十年,去年突然发现老客都被网红店抢了。改版网站时重点搞了:
- 茶艺直播预约(比线下报名多三倍)
- 川剧变脸时间表(带在线选座功能)
- 伴手礼预售系统(外地客离店还能复购)
现在最火的298套餐要提前三天约,网站访问时段图显示凌晨一点还有人在看
场景四:预算不够咋办?
(郫县豆瓣厂老板的土方法)
李老板原先觉得建站是烧钱,后来发现个宝藏操作:
- 用凡科建站免费版打底(自带成都服务器)
- 产品页用手机拍实图(反而更接地气)
- 把厂区监控接进网站(实时看晒场情况)
最牛的是在网站搞"豆瓣DIY体验预约",现在成了工业旅游打卡点,政府还给补贴
场景五:同行抄袭咋防?
(锦里文创店的攻防战)
开银饰店的陈妹儿被同行抄哭过,后来在网站埋了这些机关:
- 产品图加动态水印(转角度才显示)
- 详情页藏刮刮卡(刮开送设计手稿)
- 作品页做AR展示(手机对准能看到制作过程)
现在她家网站成了成都文创协会的样板,抄她的店反而成了免费宣传
要我说,在成都搞实体生意就跟涮火锅一样——食材(产品)重要,锅底(地段)重要,但最关键还是那碟蘸料(线上门户)。去年成都网络零售额涨了18.7%,这里头多少生意是从028开头的网站接进来的?可别等到隔壁铺子靠网站接到旅游团大单,您才捶胸顿足后悔没早点动手。记住喽,在成都做生意,线上门脸比实体招牌更要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