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德里的何塞先生已经第三次发来邮件抱怨——他打开中国供应商的网站就像在读甲骨文,产品参数全靠猜。这不就跟咱去西班牙餐厅点菜,菜单全是蝌蚪文一个样?今儿咱就唠唠,怎么建个让拉美客户看得懂、信得过的西班牙语网站。
——起名要带伊比利亚味儿——
注册域名时得记住这三点:
- 优先选.es后缀(就像.cn代表中国,.es是西班牙身份证)
- 避开英语直译(比如"mejoresproductos"比"bestproducts"更地道)
- 慎用特殊字符(ñ和重音符号可能引发技术问题)
去年义乌有家做足球用品的公司,用了fútbol(西语足球)这个词注册域名。结果在墨西哥市场搜索量暴涨30%,这就跟在北京开餐馆挂"京味儿"招牌一个道理。
// 分割线
——翻译不是简单换字幕——
• 计量单位要改公制(西班牙用公斤,别写市斤)
• 价格标注含IVA(增值税,相当于国内的含税价)
• 联系地址用当地时间(下午三点写成15:00h)
温州做灯具出口的老王吃过亏,把"三年质保"直译成"3 años garantía"。结果西班牙客户以为是三年保修期内免费维修,差点引发集体诉讼。现在人家改成"Garantía de 3 años con mantenimiento",**立马少了。
// 分割线
——支付方式要入乡随俗——
- 必备Bizum(西班牙的支付宝,市占率超70%)
- 支持PayPal(跨境交易首选)
- 提供分期付款(西语叫"Pago a plazos",拉美人最爱)
深圳某手机厂商去年加了MercadoPago支付通道,结果阿根廷订单量两周涨了3倍。这就跟在成都开火锅店提供香油碟一样,要的就是对味儿。
// 分割线
——SEO别照搬国内套路——
• 关键词用西语长尾词(比如"comprar móviles baratos online")
• 适配当地搜索引擎(Ecosia在西班牙比Bing流行)
• 外链要买.es后缀的网站(跟找本地KOL带货一个理)
佛山家具厂去年栽在谷歌翻译关键词上,把"沙发床"直译成"Sofá cama",其实西班牙人更爱搜"sofá convertible"。调整后自然流量直接翻番,比投广告还管用。
// 分割线
——灵魂拷问时间到——
Q:必须雇西语编辑吗?
A:至少找个母语者校对!嘉兴某箱包厂用翻译软件把"防水"写成"避孕套",沦为行业笑柄
Q:网站风格要欧化吗?
A:参考Zara官网,简约实用最重要。别整大红大紫像过年似的
Q:服务器放哪里合适?
A:用AWS法兰克福节点,比美国节点快2秒。就像发货选西班牙海外仓
说到底啊,建西语网站就跟做tapas(西班牙小吃)一样,食材要新鲜精致。见过太多老板砸钱搞炫酷动画,结果客户连询价按钮都找不着。要我说,先把菜单翻译准了,付款流程整顺了,再考虑要不要加弗拉门戈BGM。毕竟做生意不是拍旅游宣传片,您说对吧?